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深,广大民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音乐文化作为其中一种自然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然而现实却是大众对公共音乐服务的渴望和能提供的音乐质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作为各地的高校,汇聚着当地有利的资源和相对先进的人才在这种供需矛盾中理应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因此,本文将探索高校音乐院系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构建中的策略。
关键词:音乐院系;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J60-4;G64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音乐是公共文化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现地方现代公共服务的构建,不仅仅需要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也要依托于地方高校音乐院系的力量,把音乐院系的文化融入现代公共服务中,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
一、目前高校音乐系在提供当地现代公共服务方面的现状
目前各地以县级为单位,除教育大省,平均有一个地方高校,这些高校相对聚集了这个地方较为先进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以音乐系为例,高校的音乐老师大多是更好层次的高校返乡高薪聘用,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的教学手段,但是音乐课堂在高校的课本中并不十分注重实践性,很多人对音乐系的看法还停留在“不务正业”上。
而目前公共服务的现状更多地体现在公益和展览等静态的形式中,文艺汇演的情况大多交给当地专业的文化团,需要公众参与的,也大多是幼儿园或者小学生进行简单朗诵或者集体舞蹈的表现形式,当地的音乐系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未找到他们的身影,参与度很低。
公共服务和高校的音乐系之间存在人为潜在的紧密联系,只要一些政策到位,二者就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既促进了当地民众的丰富生活,又让高校的音乐学子有宝贵的实践经验,一举多得[1]。
二、目前现状的原因分析
1.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局限性
目前地方高校的音乐系对于现代公共服务构建的参与度十分有限,从公共服务的提供方来看,政府是最主要的领导者,由政府主持创办的公共文化服务多以公益性为主呈现大规模特点,但是宣传效果不太明显的特点,宣传的形式比较单一和枯燥,很难吸引高校的学生参与。第二,政府与高校之间没有搭建紧密的合作平台,二者之间没有合作的历史传统,天然把彼此割裂开来,认为学校就是专心搞学术研究的地方,不会把公共服务与大学生联系起来。
2.高校教学形式单一
对于学校的音乐系而言,他们的活动大多仅限于校园内部,面对的对象也大多都是未经历过真实外部现实的内部学生,他们都只有有理论层面储备,并没有完全走出校园。殊不知,同样的策划一台晚会,当受众是广大市民的时候,需要筹划的就和在一个社团里是完全不同的。高校的教师长久以来受困于教学科研和论文压力,无心于学生的课外生活和真实实践水平的提高,由于学社工的局限性和能力不足,也很少与学生主动联系当地社会从事大规模的公共服务项目。
3.高校与当地政府和社会之间缺乏交流经验
当前的社会服务当地的政府更偏爱“外来的和尚”。为了追求效果和提高效率,当地政府不会把搞笑的师生纳入考虑的范围,一种本能的隔阂将二者划分开。其实,站在校方角度他们非常想有一个比校园更大的舞台,一方面能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真实和有时代性,另一方面也能让还没有踏进社会的学生更多一层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知道身为学生,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只要开创了高校与当地公共服务的良好开端,就会带动更多的有识之士,促成双方的友好合作。
三、构建地方公共服务和高校音乐系参与的有效途径
1.搭建交流平台
由地方政府牵头,高校参与配合,建立一个合作交流平台。这一平台由双方共同运营,一方面,当地的社会服务机构及时发布有效的活动信息,从举办单位到举办时间地点,活动形式等公布在平台上,另一方面,高校方面由专人负责接洽,遇到合适的活动,及时召集音乐系的相关负责人,从节目形式、参与方式、参与人员等进行周密安排,使双方的合作成为常态化,不仅节省了当地公共服务机构推动公共服务事业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办事的效率,而且也能让广大的学院学生积极参与到当地的文化事业的建设,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加强了专业知识的训练。
2.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在为地方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会发现,这与在校园里的教学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但这并不是因为广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不高,而是因为形式不统一,因此,人才的创新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提供公共文化活动必须要以当地的文化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以当地的文化背景为突破点,开创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不再单纯地以课本为主。所以,教师要带领一部分学生研究一个新的课题,这部分的研究将为学生更好地参与公共服务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校方可以为领队的教师划拨教育经费,让教师和学生去更真实地体会当地风俗民情,也可以去其他更高层次的专业学府学习经验和研究方式,从而更好地培养一批懂得当地文化,为当地民众提供接地气服务的专业学生。
3.拓展公共服务范围
高校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的范围要尽量广泛,由于大部分的高校都建在当地相对繁华的市区,学生的公共文化服务首先要做到立足街道社区,在这个小范围的空间内做到全方位参与。从市区的文艺晚会和活动到社区的活动甚至日常的公共文化都要尽量做到面面俱到参与。此外,除了社区工作,还要深入村庄乡镇,到文化公共服务难以全面涉及的地方,深入乡村才更能领悟到当地的真实文化风俗。
从人员的受众来看,要把中心转移到享受不到公共服务的群体中去。一方面是年老在家的高龄老人,他们的精神世界较为空虚,公共服务一般也很难将他们纳入考虑范围。我国正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丰富广泛的民众的精神世界是当下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加强“三下乡”活动,把优秀的先进的文化送入广大农村地区,并因地制宜地为各个年龄阶层的群众打造不同的文化活动。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音乐院系要积极地参与到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构建的过程中,同时政府和社会要主动对公共文化服务构建进行支持和配合,共同把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好,把内容丰富起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