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信息的流通速率加快,社交平台成为信息流转的“主阵地”。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以多元功能被成功运用到高校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其凭借良好的信息服务功能,让高校教学管理环境得到优化。为进一步凸显出微信公众平台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影响,将其运用到高校教学管理的实践中,检验该平台的应用价值,从而全面推广应用。
关键词:信息服务;管理环境;微信公众平台;高校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G43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于被互联网哺育的一代人,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运用频率和深度远超历史任何时期。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平台当中的代表,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凭借操作便捷、内容丰富、功能多元的特点成为教育领域广泛使用的平台,也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新选择。挖掘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性,对高校教学管理实效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平台的佼佼者,已经逐步地渗透到多个领域,自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取得显著成效,从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实践中的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效果出发,发现该平台的应用价值显著。
1.聚焦信息服务
高校的教学管理侧重本身就是服务学生,对学生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相比于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管理的实践,信息的传播速率更快,能做到信息的快速响应,通过公众号则可以了解到多元的信息内容,让高校教学管理实践中的信息服务有效性得到强化,凸显出服务价值[1]。
2.优化管理环境
高校教学管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走向完善,管理环境也在逐步改善。但当代大学生对于碎片信息的热衷程度较高,形成了个性化的碎片学习特征,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对高校教学管理环境带来压力与挑战。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依靠庞大的大学生用户群和学生对微信社交平台的依赖程度,快速普及,让高校教学管理环境得到系统优化,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效果[2]。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在高校的教学管理环境中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可以渗透到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学校信息的推送、移动学习平台和移动办公平台等,将多元功能整合到微信公众平台上,让平台的有效性凸显出来。
1. 信息推送
高校的教学管理实践过程涉及的要素较多,而最为关键的一项则是信息的宣传过程,多元的信息推送如何快速传递给学生是教学管理的一大难题。在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环境中,信息的传播多是以校园宣传栏和学校网站等平台,对于“微”平台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导致信息的传播速率不高,效率较差,对教学管理过程产生消极影响。高校在教学管理实践中运用到微信公众平台,让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更多元[3]。如高校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教学信息、教研成果等等,让高校大学生和社会各界关注学校动向的受众群体获得信息,了解高校。这种一对多的精准信息的传递方式,已然取代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传递信息本身的完整度较高,影响范围更加广泛,几乎达到学校师生的“全覆盖”。
2.移动教学
高校教学管理更多是侧重教学实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框架中,教师依赖课堂,学生依赖教师,教师的统一授课管理,学生的被动参与学习等都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管理的针对性不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大打折扣。教学环节是教学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重点所在,而高校的教学环节不理想,自然会造成学生的成长空间受到影响,学习空间被压缩,专业建设效果大打折扣。为处理好这一问题,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成为新选择。微信公众平台本身的可拓展性较强,是目前最稳定、有效的移动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将专业知识以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方式呈现,并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中,打造教学资源库,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和使用需求自行下载,通过碎片化时间完成对内容的学习,“教”与“学”的过程都实现了分离,而不是原本以课堂为核心的教学环境。除了教学资源的传递之外,微信公众平台还提供了在线考试、作业发布、答疑解惑等多元的移动学习服务,学生的成长空间得到拓展,学习环境得到优化,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课堂[4]。移动学习环境的逐步形成,让高校的教学管理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推动了教学管理逐步走向成熟。
3.移动办公
随着高校数量的攀升,学校规模的扩大,高校形成了多元的院系,并根据专业的不同拥有独立校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在校教师提出了严峻考验,师资分配的情况遇到现实困难。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一环,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提供了新选择,使得教师在不耽误工作效率的情况下投身到教学实践中。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了有助于教师移动办公的平台,办公事务、课业布置等都可以通过该平台来实现,让移动办公成为方便教师教学的新选择。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管理涉及的要素较多,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适应今天高校的教学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搭建新的教学管理空间,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新选择,要充分利用平台有效性和功能的可拓展性,聚焦信息服务,优化管理环境,让高校教学管理环境得到革新,彰显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