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特殊教育学生拥有平等受教育权利,他们有权利参与体育运动,但是特殊教育学生可能会因为心理上的原因不愿意或者是不敢参与进体育运动中,但是特殊教育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愿望却是十分强烈的。特殊教育学生也需要通过体育运动加强身体素质,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对特殊教育学生的教育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要设计好特殊教育学生更加适合、更容易接受的体育运动方案。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生;体育运动;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特殊教育学生因生理上的特殊性需要特殊的教育,但这种“特殊性”更是为了实现教育上的公平性。每一位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但是因为特殊教育学生生理上的问题而导致丧失这一方面的教育权利反而是不公平的,这是打着保护旗号的歧视方式。特殊教育学生应被平等重视对待。学校、教师应营造出鼓励、帮助特殊教育学生的氛围。
一、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
体育运动教学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基础体育设施,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育运动更需要教育资源的投入。尽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改革有很明显的进步,但是应试教育还是存在的,人们的思维没有太完全的改变,大多数学校还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笔试能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特殊教育学生更加不利。国内体育教育的教学环境依然很严峻:绝大多数的乡镇学校不存在专门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体育运动的条件,且学校的教育资金不足,无法满足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育运动的设施投入。而且特殊教育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需要有医护人员、专业的体育教学人员的加入,每位特殊教育学生都需要一位专职陪同的人员,甚至需要建设一个专为特殊教育学生体育运动的场馆[1]。因此,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一方面需要政府以及学校的重视,还需要向社会征求帮助,如申请公益捐款,向广大人民群众寻求帮助与支持,相关特殊教育单位也应提供一些帮助,兄弟学校、临校可共享教育资源。所以对于特殊教育的资金投入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学校的重视,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让更多的特殊教育学生看到希望,感受来自社会的关爱,特殊教育学生也会因此又能够有更多展示与挑战自我的机会,他们怀着对社会的感激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
二、对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辅导
从历届的残奥会上可以看到,很多特殊教育学生身上有很多闪光点,有很大的可能性和潜力,重要的是特殊教育学生有坚强的毅力、积极向上的心态、顽强拼搏的品质[2]。但现实却是很多学生没有勇气去挑战,这就需要对特殊教育学生进行沟通、心理辅导。校方需要尊重特殊教育学生的意见,体育运动需要学生自愿主动参加,否则体育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大多数特殊教育学生渴望像身体健康学生一样参与体育活动,但是由于社会上存在的歧视,与同情的眼光让他们选择封闭自己。我们对特殊教育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就是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使他们相信自己的潜能敢于突破自己,与特殊教育学生沟通,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他人的眼光[3]。健康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各方面身心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特殊教育学生十分需要心理沟通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惑和迷茫。
三、制订合理的特殊教育学生体育教学方案
对特殊教育学生制订的体育教学、训练方案需要因人而异,每一位特殊教育学生的情况都不同,教师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特殊情况为其制订更加适合的体育教学方案。这给专业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教学压力,不仅要获取到每位学生的相关身体健康资料,每次体育活动前都需要进行体检,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为其制订最有效的教学方案,最重要的是保证学生的安全。除了身体状况,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需要提前去沟通了解。
家校合作是特殊教育学生体育运动开展的重大助力,家长对学生的帮助意义十分重大,且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合作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发展有巨大的促进意义。教师可以利用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与学生家庭取得更紧密的联系。比如,教师可以建一个QQ群,或者微信群,提供更便捷的交流平台,多在群里跟家长们交流学生的发展情况。家长对特殊教育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状况最了解,可以给教师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每天在家时刻会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父母给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家长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学生体育运动的鼓励会帮助学生更大的勇气去面对挑战[4]。教师就可以鼓励家长陪着孩子一起早起晨跑或开展其他更适合特殊教育学生的晨练运动,将运动的视频、照片分享在群里,带动大家一起进步。晨练是一种很健康的运动,不仅锻炼了家长与学生身体,使他们一整天都活力满满,还能有效促进亲子间的交流。
学校在安排特殊教育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的时候,除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外,每位特殊教育学生都需要安排至少一人在一旁观察,一旦有情况发生立即呼救。学校给每位特殊教育学生安排的观察员可以采取招募志愿者的形式,校内的学生、老师或者学生家长都可以申请加入志愿活动中,保证特殊教育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还能感受到身边人的关爱,感受体育运动的氛围,对特殊教育学生体育运动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一个都不能少,特殊教育学生也需要发展自身素质,加强体育锻炼,这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生理健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对特殊教育学生体育运动的资源投入在不断增加,社会大环境也越来越友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能够基本满足特殊教育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要求,教育发展会越来越好。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生;体育运动;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特殊教育学生因生理上的特殊性需要特殊的教育,但这种“特殊性”更是为了实现教育上的公平性。每一位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但是因为特殊教育学生生理上的问题而导致丧失这一方面的教育权利反而是不公平的,这是打着保护旗号的歧视方式。特殊教育学生应被平等重视对待。学校、教师应营造出鼓励、帮助特殊教育学生的氛围。
一、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
体育运动教学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基础体育设施,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育运动更需要教育资源的投入。尽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改革有很明显的进步,但是应试教育还是存在的,人们的思维没有太完全的改变,大多数学校还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笔试能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特殊教育学生更加不利。国内体育教育的教学环境依然很严峻:绝大多数的乡镇学校不存在专门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体育运动的条件,且学校的教育资金不足,无法满足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育运动的设施投入。而且特殊教育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需要有医护人员、专业的体育教学人员的加入,每位特殊教育学生都需要一位专职陪同的人员,甚至需要建设一个专为特殊教育学生体育运动的场馆[1]。因此,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一方面需要政府以及学校的重视,还需要向社会征求帮助,如申请公益捐款,向广大人民群众寻求帮助与支持,相关特殊教育单位也应提供一些帮助,兄弟学校、临校可共享教育资源。所以对于特殊教育的资金投入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学校的重视,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让更多的特殊教育学生看到希望,感受来自社会的关爱,特殊教育学生也会因此又能够有更多展示与挑战自我的机会,他们怀着对社会的感激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
二、对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辅导
从历届的残奥会上可以看到,很多特殊教育学生身上有很多闪光点,有很大的可能性和潜力,重要的是特殊教育学生有坚强的毅力、积极向上的心态、顽强拼搏的品质[2]。但现实却是很多学生没有勇气去挑战,这就需要对特殊教育学生进行沟通、心理辅导。校方需要尊重特殊教育学生的意见,体育运动需要学生自愿主动参加,否则体育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大多数特殊教育学生渴望像身体健康学生一样参与体育活动,但是由于社会上存在的歧视,与同情的眼光让他们选择封闭自己。我们对特殊教育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就是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使他们相信自己的潜能敢于突破自己,与特殊教育学生沟通,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他人的眼光[3]。健康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各方面身心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特殊教育学生十分需要心理沟通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惑和迷茫。
三、制订合理的特殊教育学生体育教学方案
对特殊教育学生制订的体育教学、训练方案需要因人而异,每一位特殊教育学生的情况都不同,教师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特殊情况为其制订更加适合的体育教学方案。这给专业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教学压力,不仅要获取到每位学生的相关身体健康资料,每次体育活动前都需要进行体检,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为其制订最有效的教学方案,最重要的是保证学生的安全。除了身体状况,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需要提前去沟通了解。
家校合作是特殊教育学生体育运动开展的重大助力,家长对学生的帮助意义十分重大,且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合作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发展有巨大的促进意义。教师可以利用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与学生家庭取得更紧密的联系。比如,教师可以建一个QQ群,或者微信群,提供更便捷的交流平台,多在群里跟家长们交流学生的发展情况。家长对特殊教育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状况最了解,可以给教师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每天在家时刻会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父母给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家长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学生体育运动的鼓励会帮助学生更大的勇气去面对挑战[4]。教师就可以鼓励家长陪着孩子一起早起晨跑或开展其他更适合特殊教育学生的晨练运动,将运动的视频、照片分享在群里,带动大家一起进步。晨练是一种很健康的运动,不仅锻炼了家长与学生身体,使他们一整天都活力满满,还能有效促进亲子间的交流。
学校在安排特殊教育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的时候,除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外,每位特殊教育学生都需要安排至少一人在一旁观察,一旦有情况发生立即呼救。学校给每位特殊教育学生安排的观察员可以采取招募志愿者的形式,校内的学生、老师或者学生家长都可以申请加入志愿活动中,保证特殊教育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还能感受到身边人的关爱,感受体育运动的氛围,对特殊教育学生体育运动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一个都不能少,特殊教育学生也需要发展自身素质,加强体育锻炼,这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生理健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对特殊教育学生体育运动的资源投入在不断增加,社会大环境也越来越友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能够基本满足特殊教育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要求,教育发展会越来越好。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