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众所周知,勤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国之富强,始于劳动。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用双手,用劳动奉献创造出一个个奇迹。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把“劳动教育”列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要求,开启了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新征程。宝贵的历史名人及其遗产等文化资源具有超越时空而熠熠生辉的魅力。“一屋不扫,何扫天下。”我们应学习苏州地方名人范仲淹的名言,感受名人的家国情怀,对在职业学校中升华劳动教育的真正价值,对激励青少年更好地自觉弘扬工匠精神,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劳动教育 地方名人 职业学校 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
1.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把“劳动教育”列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要求,开启了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新征程。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首要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有用人才”“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备劳动的素质,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丰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
2.劳动教育对于新时代青年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学生恃才傲物、眼高手低,不理解、不愿意劳动,认为劳动辛苦且耗时,不愿放下所谓“身段”去踏实劳动,甚至轻视劳动,对劳动人民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要知道,劳动不仅是为自身提供生活保障,也是以一己之力回报社会。还道路以清洁,赠瀚海以蔚蓝,赋土地以富饶。那些通过劳动用心播撒的成果,和在办公桌前敲击键盘得来的同样有意义、有价值。
其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人工智能或许能代替劳动,但代替不了精益求精的态度即工匠精神;书本或许能教会我们知识,但教授不了亲身经验与实际操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没有一室之整洁,也就没有一国之安定,没有世界之繁荣[2]。这其中,修的是心,养的是性,体现的是能力,更是态度。
3.劳动教育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们的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以传授技术技能为主的教育,这种教育与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和社会服务性劳动有着天然的联系,所以劳动教育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一条重要途径。
二、挖掘地方名人文化,引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宝贵的历史名人及其遗产等文化资源具有超越时空而熠熠生辉的魅力,“一屋不扫,何扫天下”是苏州名人范仲淹的名言。我们通过学习名人名言,感受名人的家国情怀,对于引领苏州职业学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更有了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开展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其成为全面育人的“助推器”
1.把劳动教育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掌握劳动真谛,学会感恩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为使同学们懂得人人要劳动的观念,学校组织开展了“慧”劳动、“健”身心、“乐成长”为主题劳动教育活动,引领同学们参与到日常的劳动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创造美的真谛,开展“你劳动的样子真美”视频征集活动。学生们深入生活,在帮助家长做家务的过程中,体验了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学会了感恩[3]。“能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我的幸福,也是我的光荣。”“我乐意去创造美,去感知美,去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父母之艰辛,不曾用心体会。劳动之满足,不曾如此收获,未来我定会做得更好。” 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学会感恩的同时,培养了自己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2.以“彩虹教室、彩虹宿舍的创建”7s标准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德行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始于劳动教育。根据学校出台教室和宿舍7s标准,进行彩虹教室和彩虹宿舍的创建,对于我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正好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抓手[4]。学校通过这样的活动,对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对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7s标准的学习,夯实职业学校学生的劳动素养,更好地升华劳动教育的真正价值,激励职校学生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这与我国目前以工匠精神为抓手,切实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的时代背景相符。
2020年上半年正值全国文明城市复评的重要阶段,彩虹教室和彩虹宿舍的创建活动,不仅让同学们通过劳动为自己创造了更加美丽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更是为苏州文明城市创建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3.劳动教育正当时,家校共育促成长
(1)线上家长志愿者云课堂
从理论上说,家长,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家校合作,共建“家长志愿者云课堂”,给予家长平台,让他们向学生传授生活中的劳动技能与经验;让他们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家长志愿者们走进云课堂,为同学们准备了一次次精彩的劳动实践微课,给同学带来了丰富的课外技能指导。其中更不乏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得主的工艺大师家长,给孩子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艺术指导课[5]。家长云课堂的指导,不仅让学生通过劳动拓展了自己的生活技能,而且让学生充分享受了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怀与欢乐,为正确引导学生成才,让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线下家长走进课堂
为了提升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同学们的劳动能力,也为了强化了家校共建的意识,新生班级邀请了3位家长参与了班级的“包饺子”实践活动。家长们从家里边带来了包饺子需要用到的各种工具并且提供技术指导。这样的活动既愉悦了学生身心,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家校共育,也有力地促进了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让作为教育两大支点的学校和家庭成为“共同体”,彼此悦纳、包容、滋养,同生共长,家校同行,形成教育合力。
综上所述,学校通过开展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劳动教育成为全面育人的“助推器”已经初见成效。正如马克思所言,真正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劳动教育”就是新时代我们砥砺前行、创造美好生活最有力的实践。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地方名人文化的指引下,苏州职业学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对于提高新时代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