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  要:游泳是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活动。青少年长期进行游泳运动,不仅可强化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还可帮助青少年塑造体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步提升,健身锻炼已经成为多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游泳锻炼就是其中比较盛行的一种。但是,青少年在游泳教学、锻炼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及时发现这些问题,促使青少年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是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游泳技能的关键。
关键词:青少年游泳教学 训练 问题
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逐步增加,游泳活动逐步成为人们喜爱的一项活动,游泳设施日益增加,人们对游泳的认识与重视逐步提高。游泳活动、学习游泳是很多青少年的暑假必修科目,并且已经成为相对常见的社会现象[1]。青少年游泳教学培训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通过定时培训可促使大量青少年掌握游泳技能,可减少青少年的溺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保障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提高青少年的健康存活率[2]。再者,对青少年实施游泳教学与游泳训练,还可挖掘有天赋的游泳人才,可为我国培养竞技游泳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间接促进我国游泳事业发展。
一、青少年的恐惧心理问题
多数青少年在下水之前虽然具备一定的玩水经验,但是玩水和游泳是存在显著差异的两种活动,玩水的安全性非常高,多数青少年是在非常浅的水面上玩耍。而游泳则是在游泳池中进行,游泳池往往具有一定的深度,部分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可能只比水面高一个头。青少年初次进水后,整个身体全部在水中,很容易产生眩晕、胸闷等症状,并且会迅速产生对水的恐惧感。若长时间存在恐惧感,则会对青少年的游泳学习造成极大的打击,部分青少年甚至会丧失学习游泳的兴趣。因此,对初次进行游泳锻炼的青少年,教练员应该密切关注青少年的状态,若青少年产生不适感与恐惧感,立刻告知青少年,初次进水都会有这种症状,只要掌握身体的平衡性,很快就可以摆脱这种恐惧感。同时,鼓励其他学员积极和青少年嬉戏,将水往青少年身上泼,逐步提高青少年的玩水积极性,促使青少年重燃游泳热情。若青少年情绪始终紧张,其他学员可与青少年手牵手,一起前往十分安全的浅水区玩耍,帮助青少年逐步熟悉水性。而教练员则趁此机会,及时讲述游泳方法、游泳常识以及游泳安全等事项,促使青少年再次参与到游泳训练中去。若青少年情绪依然紧张,则让青少年带上游泳圈,在水中和其他学员一起快乐玩耍,逐步熟悉各个水区,逐步消除青少年对游泳的恐惧感。最后,教练员还需要在青少年玩耍期间积极挖掘青少年的游泳兴趣,实施因材施教,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二、漂浮动作常见错误
多数教练员会在青少年克服恐惧感之后,锻炼青少年的水下憋气能力,为了提高水下憋气训练的有趣性,教练员往往会借助水中拾物以及水下猜数等游戏帮助青少年迅速熟悉水性。然后,指导青少年在游泳池旁边进行漂浮练习。在实际练习过程中,部分青少年因为情绪比较紧张,还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导致身体不断下沉或是身体倾斜,此时教练员往往会告诫青少年,放松全身,若身体某个部位紧张,这个部位就会沉入水中,青少年为了不沉入水中,会仰头或是手臂弯曲,反而会导致漂浮动作失败。因此,在游泳锻炼过程中,教练员需反复强调,在漂浮过程中必须双臂伸直、低头向下、内收下颌等,促使下肢顺利漂浮起来。或者,教练员让学员手牵手在水里行走,感受水中漂浮的感受。或者,教练员让学员学习如何独立漂浮。在强调每一个动作之前,教练员需进行一套完整的动作进行示范,在示范期间进行详细讲解,在学员练习时发现准确完成某一动作的学员,教练员应及时进行鼓励、表扬,不断强化青少年的学习信心,消除青少年的紧张感,促使青少年标准动作、全身放松,完成漂浮动作练习,并让青少年在游泳训练中获得更多乐趣。
三、训练不专业
部分青少年只是在暑假炎热时期进行游泳训练,因游泳训练属于业余活动,所以对教练员的实际要求远远不如专业的游泳教练,所以在实际游泳教学过程中,教练员对青少年的训练次数以及训练时间要求并不严格。但是,青少年游泳是存在适合年龄段的,若错过适合年龄段,就会导致青少年日后的游泳训练难度升高。所以,教练员在开课时,必须考虑到年龄差异,尽可能将年龄段小的为一班,年龄较大的为一班,分阶段、分时间、分强度进行教学,保证教学时间的充足性,要求所有青少年均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游泳训练,杜绝想不来就不来,闹脾气、不训练等不良行为。再者,教练员还需结合青少年的经验,尽可能为青少年安排针对性教学,让青少年在短时间内获得水平较高的游泳技能,充实青少年的生活。
四、训练强度问题
因多数青少年尚未成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较低,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新陈代谢速度比较快,所以心率明显快于成年人。这一生理特点导致青少年在游泳训练中耗费的氧气量较大,而青少年身体的有氧运输比较差,提氧量比较低。所以,在实际游泳训练期间,通气量增加往往通过加快呼吸频率这一方式完成。但是,很多教练员并未认识到这一问题,过早地让青少年进行下水憋气训练、长距离游泳训练,这会对青少年身体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因此,教练员在实际游泳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明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积极结合青少年生理特点为青少年进行相应的游泳训练,避免青少年短时间内进行下水憋气练习以及长距离游泳练习,尽可能控制青少年的游泳训练强度,从而减少身体氧供给量不足以及体力不支等问题的出现,实现游泳科学训练,在不损伤青少年身体的情况下不断提升青少年的游泳技能。
结语
青少年游泳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恐惧情绪、漂浮动作不规范、训练不专业以及训练强度不科学等等问题,游泳教练员需正视这些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