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的思政理论知识体系向价值观和信仰体系转化,使高校思政课真正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理论素养和道德素质的“金课”。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金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这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一种线上互联网学习平台+线下实体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我国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如何上好思政课对于学校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随着打造“金课”口号的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了新的发展目标,即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思政“金课”。
一、高校思政课堂面临的困境
1.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新一代的大学生,大多数人在经历了高中应试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后,对于思政课产生了抵触心理。另外,与专业课相比,学生认为思政课与现实生活和工作联系不紧密,认为思政课是无用的“虚课”,这种不重视的态度导致了课堂上思想的游离以及对思政教育类课程的不重视,政治思想观念淡化。
2.“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学习总是处于被动局面
目前的思政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多数情况下是教师唱主角,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据调查,有50.4%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一般,希望改进“灌输”式的教学模式[1]。因此,必须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将线上学习平台教学与线下实体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3.教师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创新性是打造高校思政“金课”的基本标准。思政课教师应当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尤其在当下信息社会大背景下,教师更需要在创新教学手段上多下功夫。但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新技术的运用,对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只是一味地采取“围堵”策略,而不是对其进行“疏导”[2]。
二、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主要是通过师生线上互动与课堂面授相结合,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来实现的[3]。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思政课的学习更加灵活,大力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是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有力抓手,对于增强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获得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1.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思政课程的互动性
教师在学习平台上给学生发布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平台进行学习、互动交流、章节测验等,教师在平台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在线下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排疑解难,提升学习效果。
2.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把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进行了拓展,它让教学工作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生随时可以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线上学习,提出疑难问题,教师通过平台进行答疑解惑。真正做到学生在哪里,课程就可以延伸到哪里,大大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3.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打造全新的课程体验
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习变得更自由、灵活,这一点深受学生喜爱。另外在线课程平台可以将各种最新时政热点话题及时更新,这比书本更高效,大大促进了授课内容和知识点的更新与补充,能够很好地将思政课统一的教材体系转化为多样化的教学体系。
三、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大力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金课”也是必然的走向。在此基础上,我们更重要的目标是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力开展和不断完善,将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好地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程。
1.完善混合式教学的管理方案
目前各级各校都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政策鼓励建设在线开放课程,但是对于线下课堂教学却一直没有较为完善的保障政策,而线下实体课堂教学也至关重要。高校思政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开展必须让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的教学工作都有足够的政策保障。线下实体课堂的管理要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学校可为思政课教学的时间、地点、形式等提供更灵活的教学安排,从而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爱上思政课。
2.建立教师激励政策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既要参与线上平台的管理,又要做好与线下课堂教学的衔接。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推进此项工作,高校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激励政策,如认定教师线上教学工作量、组织专项奖励、教学成果奖励等。不断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改革与创新中来,加强对教师线上资源的把关和指导,引导更多的教师主动适应教学新常态,加深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让老师和学生能够真正从中获益。
3.培养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在使用网络、电子设备、软件等方面都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和适应。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混合式教学的培训和学习交流的机会,开设公开课,邀请优秀教师分享经验;加强技术指导,与教学平台合作,请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帮助教师尽快掌握微课制作、编辑技巧。培养教师具备良好的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能力。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