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  要:在胶片时代,电影调色是靠胶转磁,然后利用数字手段进行调色,制作成本较高且程序复杂。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影视调色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快捷,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调色变成了电影、影视广告、影视剧以及综艺节目等在后期制作过程中重要的环节。高职院校在进行后期制作教学过程中,影视调色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往往对后期调色知识点的讲解一笔带过。本文通过分析数字调色发展现状、调色对影片的作用以及调色制作流程来探讨后期调色的重要性。
关键词:后期制作 数字调色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A 数字调色发展现状 1.现状
20世纪90年代的数字调色是先把电影胶片冲印好,然后通过扫描仪变成数字视频,再在电脑中进行调色,这就是“胶转磁”。调色工作完成后再通过“磁转胶”把数字视频转化成胶片,最后再进行影片的播放。但是在“胶转磁”再到“磁转胶”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影响视频的画质且工作流程较为复杂。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高端数字摄像机(ARRI、RED、SONY)的成像质量越来越接近胶片摄像机,无论是从拍摄成本,还是后期制作流程,都比胶片影片低,且操作简便,因此慢慢的替代了胶片摄像机。数字调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数字调色使用的拍摄格式为RAW或LOG。这两种格式充分保留了视频的宽容度和质感。我们可以利用后期调色软件把画面中的高光、中间层以及暗部细节的质感发挥到极致。因数字视频的广泛运用,针对数字调色的软件也层出不穷[1] ,如Filmmaster、Mistika、达芬奇,其中达芬奇功能强大且价格相对便宜,受到了国内后期调色从业者的青睐。
高职院校影视有关专业的教师,在后期制作教学时并不很重视后期调色的作用,往往对调色的讲解都是一笔带过,而没有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是因为他们中许多人并不了解后期调色对影视作品的重要性。
2.什么是调色
当摄像师拍摄完视频,因为不同的机器、灯光、场景、光线导致画面的白平衡、曝光、对比度皆有不同,这便需要后期调色师对其进行修正与统一;同时还要根据剧本内容对画面的色相、饱和度或者某个局部的颜色进行调整,最后使影片达到情感和主题升华的目的。现如今,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广告、综艺节目都离不开数字调色,甚至连直播都进行了实时调色,如《中国梦之声》就是利用了先进的现场调色技术,对直播素材直接调色,然后进行播放,最后取得了不错反响。 后期制作中调色的重要性 1.还原真实色彩
首先,在拍摄过程中因机器、拍摄场景、机器参数设置、灯光等因素不一致时,会导致每个镜头的画面有所区别。例如,白平衡不准确,会导致画面严重偏色;曝光不准确,会导致画面亮度不统一,镜头连接不自然。其次,我们拍摄的视频格式为RAW或LOG,这个格式是一种偏灰度的画面,与我们眼睛所见的真实色彩有所不同。再次,是演员肤色受环境光的影响而有所偏色。出现这些问题都需要调色师对画面进行修正,来达到真实的色彩。
2.独特的视觉风格
调色除了还原真实色彩外,也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具独特的影片风格。例如,影片《小森林》,雪天大地就用白得透亮的高亮调,夏天村庄就用郁郁葱葱的绿色调,秋天就用金黄一片的黄色调。不同季节使用了不同的色调,最后达到色调、画面、内容和情感上的统一[2],从而具备更独特的视觉风格。
3.深化主题
电影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但其往往都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就是突出立意和主题,所以无论是前期制作(剧本创作、视频拍摄)还是后期制作(剪辑、特效、音效、调色)都离不开这个目的。因此进行数字调色,也是为了营造氛围和渲染情感,最后达到传递影片主题思想的目的。例如,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全片共有四种大的色彩基调。颂莲刚入陈府的暖色调,暗示着颂莲初入陈府仍然有反抗心理,没有被体制同化。大红色调暗示着颂莲逐渐被同化,开始争夺点灯的机会,参与到太太间的斗争当中。阴暗冷色调暗示着颂莲认识到陈府是一个杀人的囚笼,然而无法逃脱,自感悲哀。三太太死后的全白色调暗示着丧葬般的白雪,既是同情,也是对落后体制的控诉,而颂莲的反抗精神也彻底死亡。张艺谋用色彩来加强影片的悲剧感,加深了主题。
三、调色制作流程
在我们拿到影片,正式进入调色前,应该多跟导演去沟通,了解导演的想法和意图,同时也要去了解这部影片的内容、影片节奏和影片的角色人物。根据分析影片的内容和与导演沟通,我们能够知道画面中主体和陪体分别是什么,如何在画面中更好地利用陪体突出主体地位,以及光线和色彩如何处理才能更好地深化主题。我们在了解这些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调色了。首先是一级调色,它的目的是调整影片的曝光不足,白平衡不准确,对比度、饱和度、色相画面不统一,以及暗部细节及亮部细节的层次感,最后达到影片画面的和谐统一。比如,在拍摄时因为场景光线的强弱不一样,会造成曝光不准确,明暗对比强烈等问题,尤其是在拍摄逆光时,会导致亮部细节和暗部细节损失较大。这时就需要利用raw的优势,拉出亮部和暗部细节。其次是二级调色,当一级调色完成后,就要对电影的局部进行调整,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比如,局部画面噪点较多,需要对其降噪;局部颜色太跳跃,需要调整其明度、饱和度、色相,使其为主体服务;角色皮肤不够美白,皮肤粗糙等,需要调整皮肤亮度,同时进行皮肤磨皮。二级调色完成后,最后一步是对影片进行风格化处理。这一步需要根据电影的定位和剧情来进行调整,最终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结语
在影视行业,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是离不开后期调色的加分的。在后期调色越来越重要的今天,高职院校影视相关的专业也应该对后期调色的教学引起重视,把后期调色设为一门课程,同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为影视行业培养出更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