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课堂气氛沉闷而无聊,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高效课堂的构建,却可以使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自主、合作、探究,既相离又相融,使课堂一下子成为妙趣横生的课堂,成为有感染力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高楼顷刻崛地起,人们赞其高效;立交桥瞬时横亘城市中,人们慕其高效;一目十行而晓其意,人们叹其高效。何谓高效?我随手翻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赫然写着“效能高的;效率高的”。
何谓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凡短时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并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课堂,均可定义为高效课堂。魏书生去粉饰返璞归真的课堂是高效课堂;窦桂梅情感嵌入重共鸣的课堂是高效课堂;赵谦翔落到实处倡导精神引领的课堂,也是高效课堂。曾几何时,这种高效课堂,就如空谷幽兰,全国屈指可数,难能一见;而如今,课改风暴席卷大江南北,高效课堂也在全国大小学校落地生根。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手、口、脑并用,课堂就是他们展现个人风采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人尽其用,各领风骚。
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注重课前预习,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基础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就必须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预习的习惯,布置好预习任务,以扫除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切障碍。初中生涉世未深,文学的积淀尚浅,如若想构建高效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课本这“馍”弄懂嚼烂,熟悉文本是关键。何谓熟悉?通读几遍课文,把握细枝末节才算熟悉。而课堂仅有45分钟,既要传授新知,又要弄懂习题,本已捉襟见肘,自顾不暇,如果硬要多拿出时间来进行课文阅读,就无异于刻意为巧妇之难,烹无米之炊。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注重课前预习。教师可以留预习作业,设置问题要循序渐进。例如初读课文时,我一般要求学生大致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再读课文,要求学生自主扫除字词障碍,并学会结合课文的上下文正确地理解词义。而后,要求学生围绕“思考与练习”中的习题精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初步领会课文重点。最后,要求学生在预习中找出不理解之处,如发现有建设性的问题,敢于提出,敢于质疑。这样,才能把预习真正落到实处。
二、精心设计导语,为构建高效课堂创设乐学情境
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成才的起点。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呢?导语的设计就成了症结所在。导语的设计不求语出惊人,但求能带给学生新鲜感、亲近感,能撩拨他们的情思,使他们对新知有积极的渴望,自然进入乐学状态。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导语的设计就要因文而异。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文,应做不同的导入设计。例如:在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我先播放了歌曲《好汉歌》,然后问学生:“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学生争先恐后地进行回答。我顺势再问:“《水浒传》中,你喜欢哪个人物?能否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学生的激情瞬间被点燃,于是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如泉水般在教室内流淌。
再如:讲授《咏雪》一课时,我先问学生:“今天是几月几号?是什么特殊日子?”并提示学生,往二十四节气上想。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小雪。”我接着说:“当这个节气来临的时候,我们东北已经是北风凛冽,大雪纷飞了。说到雪,你对雪有什么印象,你认为可以把雪比作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这是我们当代青年对雪的比喻,今天我们看看古代儿童对雪有怎样的比喻。”学生的探求积极性在导语的巧妙设计中被激发出来,课堂瞬间活跃起来。
三、情感投入课堂,为构建高效课堂营造和谐氛围
1.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人生识字忧患始”。每个人都无法薄情寡欲地活着。营造高效课堂最忌讳的事,就是教师把消极情感带入课堂。为保证授课效率,教师要摒弃一切不开心的事,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进行新知的引领。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消除干扰,乐此不疲。
2.教师要借助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来增强表达效果
一个面带微笑的教师,总会使学生如沐春风,乐于亲近,信其所讲;而一个一脸严肃,不苟言笑的老师,总会让学生躲之不及,害怕恐惧。所以,面部表情丰富的老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与喜爱。而恰当地使用手势,往往能为高效课堂锦上添花,注入幽默诙谐的分子。实践证明表情、动作丰富的语文教师教学效果明显要好得多。
3.教师要和学生情感互动,体贴入微
构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都能带给学生关心与期盼。而抓住时机,有针对性的表扬和鼓励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四、自主合作探究,为构建高效课堂引来源头活水
萧伯纳有段至理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样一来,思想与思想相互碰撞,将会得到若干种新的思想。
1.科学分组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使用,有一个前提即科学分组。分组有两种方式:一是学生均衡搭配。分组时为方便教师整体把握,应当注意平衡每个小组的学习水平。争取做到各小组实力相当,势均力敌。这种分组模式下,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得以充分发展,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可得到同组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带动与督促。二是分层搭配。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即将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与语文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分别分成一组。这种分组模式下,学习优秀的学生得以互相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而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由于在小组内不再处于受帮助的地位,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外现形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及课外活动中来。
(1)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组内成员要分工合作,每个人承担学习中的一个小任务。当每一个小任务都顺利完成,那么就短时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3)对于一些较难突破的教学内容,要引导学生探究完成。集思广益,同时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小组中的一员,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教师要充当“引线人”和“及时雨”,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五、知识拓展延伸,为构建高效课堂渗透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在语文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在教学《背影》时,我问学生:“父亲想儿子了,为什么不直接说想,却说自己大去之期不远了?”“说想儿子了,儿子忙不一定回来!”“可能父子俩闹矛盾了,说想,儿子也不会回来。”当你和你老爸闹矛盾时,一般谁先服软?文章中谁先主动示好?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啊!
六、使用多媒体教学,为构建高效课堂插上飞翔翅膀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够有效扩展课时容量。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减少空洞语言的描述,使知识的传授更直观,更便捷。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趋完善,我们可以创设更丰富的教学情境,文字、图片、动画、快闪、视频均可植入高效课堂。让学生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学会新知,可谓事半而功倍。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时,我就选择了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用大屏幕播放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两张实景照片,无需赘言,学生瞬间感受到了赵州桥的独拱之美和卢沟桥的联拱之美。又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探究完成两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省时又高效。
总之,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都是高效课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语文课堂效能高,效率高,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与其羡慕魏书生、窦桂梅、赵谦翔等教育大咖的才智,不如全力以赴地参与到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来。如火如荼的课改,怎么能少了你的参与?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高楼顷刻崛地起,人们赞其高效;立交桥瞬时横亘城市中,人们慕其高效;一目十行而晓其意,人们叹其高效。何谓高效?我随手翻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赫然写着“效能高的;效率高的”。
何谓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凡短时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并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课堂,均可定义为高效课堂。魏书生去粉饰返璞归真的课堂是高效课堂;窦桂梅情感嵌入重共鸣的课堂是高效课堂;赵谦翔落到实处倡导精神引领的课堂,也是高效课堂。曾几何时,这种高效课堂,就如空谷幽兰,全国屈指可数,难能一见;而如今,课改风暴席卷大江南北,高效课堂也在全国大小学校落地生根。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手、口、脑并用,课堂就是他们展现个人风采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人尽其用,各领风骚。
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注重课前预习,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基础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就必须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预习的习惯,布置好预习任务,以扫除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切障碍。初中生涉世未深,文学的积淀尚浅,如若想构建高效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课本这“馍”弄懂嚼烂,熟悉文本是关键。何谓熟悉?通读几遍课文,把握细枝末节才算熟悉。而课堂仅有45分钟,既要传授新知,又要弄懂习题,本已捉襟见肘,自顾不暇,如果硬要多拿出时间来进行课文阅读,就无异于刻意为巧妇之难,烹无米之炊。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注重课前预习。教师可以留预习作业,设置问题要循序渐进。例如初读课文时,我一般要求学生大致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再读课文,要求学生自主扫除字词障碍,并学会结合课文的上下文正确地理解词义。而后,要求学生围绕“思考与练习”中的习题精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初步领会课文重点。最后,要求学生在预习中找出不理解之处,如发现有建设性的问题,敢于提出,敢于质疑。这样,才能把预习真正落到实处。
二、精心设计导语,为构建高效课堂创设乐学情境
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成才的起点。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呢?导语的设计就成了症结所在。导语的设计不求语出惊人,但求能带给学生新鲜感、亲近感,能撩拨他们的情思,使他们对新知有积极的渴望,自然进入乐学状态。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导语的设计就要因文而异。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文,应做不同的导入设计。例如:在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我先播放了歌曲《好汉歌》,然后问学生:“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学生争先恐后地进行回答。我顺势再问:“《水浒传》中,你喜欢哪个人物?能否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学生的激情瞬间被点燃,于是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如泉水般在教室内流淌。
再如:讲授《咏雪》一课时,我先问学生:“今天是几月几号?是什么特殊日子?”并提示学生,往二十四节气上想。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小雪。”我接着说:“当这个节气来临的时候,我们东北已经是北风凛冽,大雪纷飞了。说到雪,你对雪有什么印象,你认为可以把雪比作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这是我们当代青年对雪的比喻,今天我们看看古代儿童对雪有怎样的比喻。”学生的探求积极性在导语的巧妙设计中被激发出来,课堂瞬间活跃起来。
三、情感投入课堂,为构建高效课堂营造和谐氛围
1.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人生识字忧患始”。每个人都无法薄情寡欲地活着。营造高效课堂最忌讳的事,就是教师把消极情感带入课堂。为保证授课效率,教师要摒弃一切不开心的事,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进行新知的引领。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消除干扰,乐此不疲。
2.教师要借助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来增强表达效果
一个面带微笑的教师,总会使学生如沐春风,乐于亲近,信其所讲;而一个一脸严肃,不苟言笑的老师,总会让学生躲之不及,害怕恐惧。所以,面部表情丰富的老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与喜爱。而恰当地使用手势,往往能为高效课堂锦上添花,注入幽默诙谐的分子。实践证明表情、动作丰富的语文教师教学效果明显要好得多。
3.教师要和学生情感互动,体贴入微
构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都能带给学生关心与期盼。而抓住时机,有针对性的表扬和鼓励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四、自主合作探究,为构建高效课堂引来源头活水
萧伯纳有段至理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样一来,思想与思想相互碰撞,将会得到若干种新的思想。
1.科学分组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使用,有一个前提即科学分组。分组有两种方式:一是学生均衡搭配。分组时为方便教师整体把握,应当注意平衡每个小组的学习水平。争取做到各小组实力相当,势均力敌。这种分组模式下,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得以充分发展,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可得到同组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带动与督促。二是分层搭配。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即将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与语文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分别分成一组。这种分组模式下,学习优秀的学生得以互相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而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由于在小组内不再处于受帮助的地位,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外现形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及课外活动中来。
(1)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组内成员要分工合作,每个人承担学习中的一个小任务。当每一个小任务都顺利完成,那么就短时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3)对于一些较难突破的教学内容,要引导学生探究完成。集思广益,同时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小组中的一员,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教师要充当“引线人”和“及时雨”,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五、知识拓展延伸,为构建高效课堂渗透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在语文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在教学《背影》时,我问学生:“父亲想儿子了,为什么不直接说想,却说自己大去之期不远了?”“说想儿子了,儿子忙不一定回来!”“可能父子俩闹矛盾了,说想,儿子也不会回来。”当你和你老爸闹矛盾时,一般谁先服软?文章中谁先主动示好?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啊!
六、使用多媒体教学,为构建高效课堂插上飞翔翅膀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够有效扩展课时容量。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减少空洞语言的描述,使知识的传授更直观,更便捷。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趋完善,我们可以创设更丰富的教学情境,文字、图片、动画、快闪、视频均可植入高效课堂。让学生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学会新知,可谓事半而功倍。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时,我就选择了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用大屏幕播放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两张实景照片,无需赘言,学生瞬间感受到了赵州桥的独拱之美和卢沟桥的联拱之美。又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探究完成两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省时又高效。
总之,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都是高效课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语文课堂效能高,效率高,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与其羡慕魏书生、窦桂梅、赵谦翔等教育大咖的才智,不如全力以赴地参与到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来。如火如荼的课改,怎么能少了你的参与?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