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辅助下,由学生策划、执行及自我评估的学习方法。此教学理念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突出了学生的主角地位。为了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人才观,课题组将研究性学习理念应用于单片机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中,以兴趣为引领、任务为驱动、实践为突破,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教师通过课程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综合素质  创新人才  研究性学习  单片机
中图分类号:TM914            文献标识码:A 研究背景 研究性学习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突出了学生的主角地位[1]。20世纪90年代,我国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大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2]。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辅助下,由学生策划、执行及自我评估的学习方法,其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3]。
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种模式,更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的途径,它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积极推进教育部发起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计划[4],在单片机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研究性学习,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又可提升教师授课与学生的学习质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内容     积极推进教育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本项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单片机系统设计课程引入研究性学习理念,探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新思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单片机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C语言、传感器技术等知识,非常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驱动,兴趣为引领,选择题目时从社会和学习生活中选择,变“教师兴趣”为“学生兴趣”,实现“学什么”自己选择、“怎么学”自己设计、“学到什么程度”自己做预测。
2.本项目则属于设计与制作领域的研究性学习,包含“设计”“制作”与“评价”三要素。项目首先要采取小班化教学,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每组5人左右,1名组长。其次,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同学们依兴趣调研、选题,然后由教师根据工作量、难易度等审核确定。再次,在任务设计、分析、制订计划和实施等各环节,由组长进行分工,充分调动与发挥每一位组员的特长、积极性和主动性。
3.做好评价。研究性学习重在一个“活”,评价方式的“活”至关重要。首先,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取消卷面考试,学生最终呈交研究报告和设计结果,并以答辩的形式展现成果,以此做到重过程、轻结果。其次,评价由教师及学生评价构成,各占50%。教师评价重在课题的难易度、创新性及团队合作意识;学生评价以组长为主,自评互评相结合,重在评价过程中的表现和任务完成的程度,如各展所长、团队合作、学习态度等。最终学生的成绩由课堂成绩和实践成绩构成。
在课程教学中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很难发挥主动性和创新性,对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收效甚微。教师通过引入研究性学习理念,教学过程以“启发引导”为核心,集成“资料查阅整理”“研讨交流”“结果验证”“答辩汇报”等多种教学模式。
(2)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不高问题。传统“满堂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了无兴趣,自主性无法发挥,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引入研究性学习以后,学生以自己的兴趣选题、定题,在课题实施整个过程中可以完全发挥自主性和积极性。
(3)评价方式单一问题。传统教学评价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可谓“一考定终身”。该项目则以教师和学生双重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并重在过程、在实践、在创新。
课程教学取得的结果:
①学生已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了研究性学习,并且能够把设计的单片机系统进行系统仿真以验证设计内容,并且有素质突出的学生做出了实物。
②在华北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了以“任务驱动、兴趣引领、突破实践”为特色,并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评价考核重过程、轻结果,从而转“学会”为“会学”的课程教学,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切实得到了提高。比如,张志阳同学以该课程学习项目为依托,申请并获批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计划项目。
③建立了课程考核体系,包括设计报告评分标准、教师评价标准和学生互评的评价标准,从而做到了考核评价“活”在过程、在实践、在创新。
课程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如下:
①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改革。
项目首先以“活的教育”为理念,学生自主择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教师为导演、学生为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再次,通过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探索,可大幅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②拓展学习方法、培养求知欲望。
首先,改课堂讲授为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依兴趣择题、依题做计划、依基础搜集资源、依能力完成课题,从而拓展了学习方法。其次,择题原则是学生兴趣,使学生具有更迫切的求知欲,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
③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实践能力。
课题各环节的可操作性很强,为完成课题,学生需要积极主动调研、汲取新知识,从而开阔了视野。此外要理论应用于实际,要求严谨客观、可行性强,因此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④促进学风建设,提升综合素质。
从课题选定到实物制作,首先,学生可以获得成就感,充分调动学习热情;其次,学生可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进而提升综合素质。此外,还可督促教师做好导演、改善教风,教学相长,从而进一步促进学风建设。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