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班课等新型的教学平台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学领域。这不仅加快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层次整合,同时也推动大学教学改革进程。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大学英语课程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蓝墨云班课平台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线上与线下实时互动,且平台自身携带的大数据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的数据反馈,帮助老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安排,能多方位发挥混合教学模式的积极教育意义,满足高校英语教学发展需要。
关键词:互联网 云班课 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 H319.3;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云班课概述
云班课其实就是一款移动式教学的云服务平台,是以移动互联网环境为依托,保障师生课堂互动学习与实时信息反馈需要,将教师所建的班级群与班课当作基础,学生在下载程序并运行后,通过安装并输入“邀请码”,就能够随时加入学习活动。教师能不断同步学生的学情,学生也能及时获得来自网络终端的课件、音频、课程订阅以及考试等学习资源;教师还可以借助平台进行发布实时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实时的有效反馈[1]。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
21世纪开始,混合式学习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中Josh Bersin (2001)教授提出了的“四个环节”。李克东(2004)教授在Josh Bersin的基础上提出混合学习“八步骤”。黄荣怀教授则将混合式学习框架分为“前端分析”“活动与资源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三个阶段。
笔者结合黄荣怀教授的混合式框架设计出云班课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框架,具体如图所示。
 
 
 
 
 
 
 
 
 
 
 
在课前阶段教师通过云班课学习平台上传预习资源(视频、微课、图文、PPT课件等),并发布相关学习任务的同时结合资源内容线上发放学习任务(如“课前学习测试”“讨论”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时间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学习反馈,进行更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课中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如设置“头脑风暴”进行集体讨论;开启“抢答”进行游戏式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课后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或小组任务进行评价、对学生反馈的各类问题进行答疑,为学生提供服务。
三、基于云班课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
研究内容为《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的4个单元,研究对象为2019级2个班的学生,教学实践的时间为一学期,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以每单元的语法部分和写作部分为例,探究如何基于云班课开展代学英语混合式教学。
笔者将话题与写作材料充分结合,根据每个单元写作任务,编辑了10个教学活动,录制了10个微课视频,通过云班课一并推送给学生。其中包括简单句子写作和段落写作。现以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为例[2]。
课前:将提前录好的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的微课发到云班课平台,并发放预习任务。
课中:通过发布头脑风暴或问卷调查等形式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同时,根据所学内容发布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课后:教师利用云班课全景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而构建教师、课程资源和学生的多模态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活动结束后,笔者通过问卷星发布在线问卷调查。其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云班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满意度调查。
        1.学生对云班课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满意度描述
      
           表1数据表明,对云班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学生态度有明显变化的达到64%。觉得这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习英语热情的达到80%以上。这说明学生对基于云班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整体比较满意,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使用并优化教学模式[3]。
2.学生对学习效果的满意度
 
表2数据表明,基于云班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大大的减少了学生迟到或缺课的次数。
结语
基于云班课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强化教师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能更大程度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需求,通过平台发布课前阅读资料和讨论话题,加强师生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与消化。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