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小学生学习语文可以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特别是写作能力如果能够学以致用,不但能够帮助他们更扎实、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够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城市来说较为有限,阅读教学难以深入,作文教学往往因学生知识储备不足而流于表面,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部分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和目标,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讨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阅读与作文,使学生借阅读丰富作文素材的储备,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巩固和锻炼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感受到阅读和写作的乐趣。
关键词:农村教育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阅读和作文的教学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与城市小学相比,农村小学的阅读资源有限,农村小学生很难从阅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信息或者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时不知道说什么或者有话说不出,成为困扰农村小学生作文写作的两大难题[1]。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时间,但依然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从学生角度来看,主要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弱、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阅读量太少等,从教师角度看则是教学方法不恰当,导致学生写作的论文套路化,很难展现出个人的真情实感,写作文不是自己内心感想的表达,而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要提升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就要从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写作热情和写作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融合阅读和写作,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融合阅读与作文教学的策略
1.减少思维约束,培养阅读兴趣
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农村小学生对作文存在畏惧心理,主要原因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的培养,在阅读中应是日积月累而不是一次性布置大量任务,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2]。例如,对于单元训练中的作文题目,只设置主题,而不加限制,由学生自由发挥,使学生摆脱思维束缚。
除此之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学生也有机会接触电子读物等新鲜事物,阅读方式逐渐丰富,教师也可借助这些工具和手段,引导学生阅读,借阅读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在自由发挥中培养兴趣,由兴趣推动他们更广泛地阅读和语言表达。
2.培养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推动语言表达
阅读是拓展学生知识储备的有效方法,但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带领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而非机械记忆文章中的内容。为了更快、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更深入地融合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在日常阅读中积累素材,打破农村小学生提笔无思路,看到题目就发怵的窘境[3]。
具体来说,可以在日常阅读中鼓励学生通过不断练习,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使阅读不再仅仅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枯燥任务,而是一种乐趣。可以引导小学生勤记笔记,动脑思考,一方面帮助他们学会提炼重点和文章中的核心信息,另一方面,使他们学会如何在日常阅读中积累。学生记录下来的笔记还可以作为班级交流的素材,鼓励小学生之间互相交换自己记录的好词、佳句,带领小学生从仿写好句子到自主创新,练习不同的修辞手法,甚至可以组织班级之间或班级之中的小组竞赛,用竞赛激励小学生阅读的兴趣,由浅入深,丰富语言,日积月累,他们就会逐渐形成表达的欲望,从而主动借写作表达情感。
3.结合实际,先说后写
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难点在于环境限制导致部分学生接触到的外部世界有限,眼界狭窄,很难用比较生动形象的词句描述一项事物或表达某种情感。农村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说话能力优于写作能力。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说”入手,引导小学生先用语言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逐渐练习后,以作文形式加以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对日常提供的阅读素材进行筛选,挑选那些贴近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的优秀文章。例如,表达日常生活,“爸爸妈妈开车去上班,我去上学”,虽然是很简单的一个场景,但与很多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是存在偏差的。另一个多年流行于城市小学生“助人为乐”主题中的场景是“搀扶老奶奶过马路”,一般的农村场景中,很少出现宽阔到老年人无法快速通过的马路。因此,农村小学生对这样一个简单的场景可能也很难理解其背后的原因。而对于一些复杂场景,则更是容易导致他们在文章中根据自己的浅显理解生搬硬套,这并不是学生的错误,而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筛选课外读物和课堂例子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有了日常的积累,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大胆说,用讲故事的方式说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的主题作文活动,如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我最感激的人、一次难忘的冒险等,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小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一开始也许只有简单的几句,或者只有极个别的形容词,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逐渐加上在一件事情中的心理、情绪的变化,一个人或动物的神态描述,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等,长此以往,既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作文写作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4.讲评结合,指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
农村小学语文经过作文教学的各项训练后,教师应当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阶段性学习和训练任务。例如,在教导学生一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后,可以要求学生扩写、缩写、仿写、续写文章,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点评,总结其中值得广泛学习的写作技巧。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对写作技巧运用不够熟练之处,使学生了解景物、事件、人物传记等不同形式的文章,应以何种方式展现自己的特色。另外,农村小学教师应当注意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类型的文章,并不仅仅依靠华丽辞藻的堆砌就能成为一篇好的文章,而应当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表达。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融合阅读和作文教学能够有效拓展小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养成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小学生主动自发地积累写作素材,锻炼写作技巧,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