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沟通  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所成就,于是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孩子的教育也越发没有耐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除了对孩子进行性格方面的教育,还增加了学业的辅导,因此,母慈子孝的场景逐渐被“鸡飞狗跳”所取代。
其实,不管是哪种教育方式,父母都深深认为,我是爱孩子的,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很好的前程,孩子只应该心存感激,不应该有一丝抱怨。当自己对孩子的付出不能达到正比时,父母就会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变得更加粗暴,忽略了孩子自身的能力和感受,这种自以为是的爱难道不是自私的吗?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知识的提升,也离不开心理健康的发展。如果只注重其一,势必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学会与孩子沟通,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几乎每一个父母,每天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时:如何对孩子说话?怎样才能让孩子听话?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前主席赖斯狄思说:“沟通是一种教育方式,纷争往往因误会而起,解决之道在于沟通。”父母要卓有成效地和孩子进行沟通,就要掌握与孩子说话的艺术,善于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2]
沟通是一种艺术,在父母指责孩子不听话时,要先自我反省:你是如何跟孩子说话的,有没有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有没有考虑孩子的真实感受。当我们不注重说话的艺术时,就起不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与孩子沟通过程中,父母要用心倾听完孩子的讲述,还要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愿,并给出适当且满意的回应;与孩子进行交流时,要用温柔的语气,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在意,不要说一些打击孩子积极性和激起孩子强烈反感的话语,例如:揭丑型的话语,提审型的话语。讽刺型和威胁型的话语。这些话语,会让孩子丧失自尊和自信,产生恐惧和极度反感,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抗拒性。
二、注重家校沟通,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可见,促进学生长期健康发展是家长和学校共同追求的目标。家长在关注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同时,也要多关注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家庭作业的书写情况也恰恰反映了孩子的在校学习状态,如果家庭作业知识型的错误很多,说明上课听讲不认真,没有真正掌握当天所学知识。如果因马虎出错,就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答题。如果孩子出现了人际关系或思想情绪上的困惑,家长得知后,也要第一时间和老师进行沟通,让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及时解决困惑。
家长要理解和配合学校的工作,营造和谐的家校沟通氛围。孩子就像一个螺丝钉,只有家长这边抵住了,老师那边才能拧紧螺母。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墨菲定律中说:“在家庭风气不好的环境中成长,即便是最正确、最合理、最精心的教育方式,也无法培养出优良的孩子。”
作为父母,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而不是仅仅做一个强势的父母,每天给孩子强行制定高标准的规章制。有时这样的高标准、高要求,往往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当孩子取得一些进步时,父母仍然觉得他离自己制订的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在心理上无法给予孩子肯定,所以即使孩子取得了一些进步,仍然不能得到家长的表扬,无法体会进步的快乐,家长也变相地剥夺了孩子感受进步的快乐的权利。
在教育孩子上,父母要统一态度。曾经有这样一个实验:心理学家给了一个被实验对象一块手表,当他人向这个被实验者询问时间时,他可以自信迅速地回答出来;而后,心理学家给了这个被实验者两块不同时间的手表,当别人再向他询问时,他却有些迟疑了。因为两块不同时间的手表,无法让他进行正确判断,从而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所以他在回答的时候有些迟疑了。心理学界将这一实验称之为“手表现象”。
根据“手表现象”,人们又引出了一条定律: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能有一个明确的指导原则或者是只能有一个目标取向,否则就会让人陷入迷茫的境地。后来,这一现象也被引用到家庭教育中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应该保持统一态度,当父母的意见出现分歧时,孩子将会变得无所适从。【1】
细细思索,在我们自己的家庭里,是不是有很多这种现象的存在呢?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渐渐取代了期刊和报纸。大多家庭中,父母只要在家里的闲暇时间,手上都会捧着一个甚至几个手机,孩子从小时候懂事起,就已经对手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两三岁的孩子都在吵着:“我要看手机,我要看抖音……”有些爸爸为了让孩子安静,于是专门给孩子准备了一个手机或者是平板,成了孩子的专属玩具。然而妈妈看到了,认为手机对孩子的眼睛伤害很大,直接把孩子的手机抢夺而去,孩子瞬间哇哇大哭。爸爸因为孩子的哭闹和妈妈大吵了起来。孩子的恐惧也更加强烈,哭得更加厉害。
很多家庭中父母之间的争吵都是因“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引起,然而父母的争吵,并没有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还会让父母逐渐向“大吼大叫的”趋势发展,让孩子变得无所适从,增加恐惧的心理。
父母遇到教育孩子的问题,首先应该统一态度,即使意见不合,也应该私下进行讨论,得到一个科学的教育方法,确定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引孩子的方向,而不是在孩子面前争吵不休,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因此,父母要保障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必须营造优良的家庭教育环境,而优良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需要父母用自己的生活和德行创造出来的。
总之,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指引孩子前进的正确方向。父母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每日三省吾身,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风,让孩子在不断提升知识的同时,也不断提升道德修养,懂得感恩,懂得积善之美。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