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课程资源,特别是校园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从具体的实施情况来看,现阶段对校园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不够、效率不高,针对如何提高美术课程资源的实效性,本文从开发和利用校园美术资源出发,探索提高美术效果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运用于实际。
关键词: 校园美术课程 美育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A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时间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这也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课程资源,特别是校园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下面我就怎样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内的美术课程资源这一点谈谈自己的运用策略。
一、欣赏学校自然景观,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学校自然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不难发现校内有许多的风景资源可运用到美术中。春天,学校碧绿的草坪、盛开的鲜花就是一处好景点;夏天,荷花池里满池荷花加上岸边垂柳和小桥流水又是一幅美景;秋天,火红的枫叶与假山、亭子组成另外一种美景;冬天,银装素裹优雅洁净,更是美不胜收。这些都是平时学生、创作儿童画、泥塑和中国画的好题材。利用这些校园景点,我常组织学生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引导他们去观察事物,让他们懂得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审美对象所构成的线条美、空间感和生机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活跃他们的想象和思维。
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用油画棒等绘画工具画下来。半小时后,我们又回到教室欣赏名家的诗画作品,让学生对自己的画进行适当修改。最后给自己的春景图配上一句或几句表达自己感受的话或诗歌,让他们体会画画与作诗相互融合的感觉。通过表现春季的象征景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力和综合创造能力,锻炼和发展了形象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
二、创建“艺术壁画”,提供学生实践舞台
校园壁画是画在学校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装饰图画。壁画作为建筑物的附饰部分,具有装饰与美化功能,是构成校园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舞台,我校积极开展了“巧手绘制七彩蓝图,童心装扮美好校园”的活动。在创作期间,小画家们兴致勃勃,齐心合作,没过两天一幅幅构思巧妙、想象奇特的壁画就诞生了。壁画内容非常丰富,从滚动的足球到跳跃的音符再到春意盎然的田野,色彩明快,童趣十足,学生用自己的巧手画出了他们自己心中的缤纷世界,不仅轻松快乐地掌握了美术基本知识技能,心境得到了净化,情操也获得了提升。
三、开辟画廊资源,学生体验成功快感
画廊资源是指美术教师收集学生课内外的优秀作业和创作作品,在学校门厅、走廊、橱窗等场所进行展示。学校的画廊位于老师、家长、外来参观者和小朋友们进出的必经之路,不管是谁经过都会不由自主地在这里待上一会儿。有人会问:“瞧瞧,多棒呀!”“这是谁的画儿啊?”这无形中提高了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也激励了其他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要利用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块地创作出浓郁的艺术环境,形成立体的艺术教育氛围,使学生一踏进校园就感觉到自己走进了艺术天地。
画廊作品展览应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从平面绘画到立体工艺制作等等均可采纳。我利用橱窗举办了各类美术作业展览、美术创作展、中外儿童优秀作品展等,还根据学生的特色举行了艺术作品展。
四、开发班级资源,陶冶学生艺术情操
1.强化教室布置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整洁、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提倡美术教室,为学生点燃一盏心灯;要着力把教室建成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的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艺术情感,从而将艺术认识内化,升华为艺术信念和艺术理想。
另外,教室美化也包括了美术教室的环境设计,良好的美术环境能为创作增添气氛,浓郁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我会把美术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博物馆,在墙上和柜子里挂满或摆放各种石膏几何体和学生自己的作品。桌椅的摆放也是时常变换,让学生有新鲜感。美术教室环境布置要营造氛围,使学生一步入美术教室就如同沐浴在艺术的海洋里,受到美的感染,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作欲。
2.运用板报资源
板报是每个班级学习宣传的常用工具。板报制作涉及文字编辑、版面设计、花边、插画、文字抄写等综合内容,这些都是美术知识的具体运用。美术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美术知识进行图案设计、文字书写,运用多种多样的字体和颜色配置,将学生吸引到丰富多彩的美术世界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浙美版第六册第五课“设计小海报”时,在讲授相关知识,欣赏其他同学的优秀设计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负责完成板报设计。排版、编辑、刊头设计等一切都是学生自己别出心裁的作品,不仅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更将学生的美术才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五、开辟比赛平台,调动学生积极性
比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我校除了定期出版教育的知识板报、征集书画作品以外还开展许多丰富有特色的月活动,如3月份开展制作“绿化宣传牌”活动,全校掀起了“爱绿护绿”的热潮;4月份开展“五一”节日海报设计大赛;5月份开展师生“大地画”活动;6月份,儿童节演出舞台设计大赛和“美在我身边”摄影比赛;9月份开展服装设计创意大赛、泥塑展等。通过挖掘富有特色的校园美术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运用,使校园的美术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然而美术教师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仍有大量课程资源被埋没、闲置和浪费;教师们开发的课程资源由于没有及时深入研讨,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性及教育价值不够高;开发的美术课程资源由于不能共享而导致另一层面的浪费等等,这些还需要我们广大的美术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将校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得更好,促进美术教育的明天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 校园美术课程 美育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A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时间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这也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课程资源,特别是校园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下面我就怎样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内的美术课程资源这一点谈谈自己的运用策略。
一、欣赏学校自然景观,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学校自然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不难发现校内有许多的风景资源可运用到美术中。春天,学校碧绿的草坪、盛开的鲜花就是一处好景点;夏天,荷花池里满池荷花加上岸边垂柳和小桥流水又是一幅美景;秋天,火红的枫叶与假山、亭子组成另外一种美景;冬天,银装素裹优雅洁净,更是美不胜收。这些都是平时学生、创作儿童画、泥塑和中国画的好题材。利用这些校园景点,我常组织学生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引导他们去观察事物,让他们懂得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审美对象所构成的线条美、空间感和生机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活跃他们的想象和思维。
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用油画棒等绘画工具画下来。半小时后,我们又回到教室欣赏名家的诗画作品,让学生对自己的画进行适当修改。最后给自己的春景图配上一句或几句表达自己感受的话或诗歌,让他们体会画画与作诗相互融合的感觉。通过表现春季的象征景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力和综合创造能力,锻炼和发展了形象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
二、创建“艺术壁画”,提供学生实践舞台
校园壁画是画在学校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装饰图画。壁画作为建筑物的附饰部分,具有装饰与美化功能,是构成校园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舞台,我校积极开展了“巧手绘制七彩蓝图,童心装扮美好校园”的活动。在创作期间,小画家们兴致勃勃,齐心合作,没过两天一幅幅构思巧妙、想象奇特的壁画就诞生了。壁画内容非常丰富,从滚动的足球到跳跃的音符再到春意盎然的田野,色彩明快,童趣十足,学生用自己的巧手画出了他们自己心中的缤纷世界,不仅轻松快乐地掌握了美术基本知识技能,心境得到了净化,情操也获得了提升。
三、开辟画廊资源,学生体验成功快感
画廊资源是指美术教师收集学生课内外的优秀作业和创作作品,在学校门厅、走廊、橱窗等场所进行展示。学校的画廊位于老师、家长、外来参观者和小朋友们进出的必经之路,不管是谁经过都会不由自主地在这里待上一会儿。有人会问:“瞧瞧,多棒呀!”“这是谁的画儿啊?”这无形中提高了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也激励了其他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要利用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块地创作出浓郁的艺术环境,形成立体的艺术教育氛围,使学生一踏进校园就感觉到自己走进了艺术天地。
画廊作品展览应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从平面绘画到立体工艺制作等等均可采纳。我利用橱窗举办了各类美术作业展览、美术创作展、中外儿童优秀作品展等,还根据学生的特色举行了艺术作品展。
四、开发班级资源,陶冶学生艺术情操
1.强化教室布置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整洁、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提倡美术教室,为学生点燃一盏心灯;要着力把教室建成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的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艺术情感,从而将艺术认识内化,升华为艺术信念和艺术理想。
另外,教室美化也包括了美术教室的环境设计,良好的美术环境能为创作增添气氛,浓郁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我会把美术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博物馆,在墙上和柜子里挂满或摆放各种石膏几何体和学生自己的作品。桌椅的摆放也是时常变换,让学生有新鲜感。美术教室环境布置要营造氛围,使学生一步入美术教室就如同沐浴在艺术的海洋里,受到美的感染,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作欲。
2.运用板报资源
板报是每个班级学习宣传的常用工具。板报制作涉及文字编辑、版面设计、花边、插画、文字抄写等综合内容,这些都是美术知识的具体运用。美术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美术知识进行图案设计、文字书写,运用多种多样的字体和颜色配置,将学生吸引到丰富多彩的美术世界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浙美版第六册第五课“设计小海报”时,在讲授相关知识,欣赏其他同学的优秀设计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负责完成板报设计。排版、编辑、刊头设计等一切都是学生自己别出心裁的作品,不仅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更将学生的美术才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五、开辟比赛平台,调动学生积极性
比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我校除了定期出版教育的知识板报、征集书画作品以外还开展许多丰富有特色的月活动,如3月份开展制作“绿化宣传牌”活动,全校掀起了“爱绿护绿”的热潮;4月份开展“五一”节日海报设计大赛;5月份开展师生“大地画”活动;6月份,儿童节演出舞台设计大赛和“美在我身边”摄影比赛;9月份开展服装设计创意大赛、泥塑展等。通过挖掘富有特色的校园美术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运用,使校园的美术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然而美术教师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仍有大量课程资源被埋没、闲置和浪费;教师们开发的课程资源由于没有及时深入研讨,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性及教育价值不够高;开发的美术课程资源由于不能共享而导致另一层面的浪费等等,这些还需要我们广大的美术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将校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得更好,促进美术教育的明天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