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数学学科一直以来被学生们视为“最难啃的骨头”,令很多学生望而却步,然而数学学科在中考以及高考中始终处于不可撼动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因此,如何减轻学生数学学习的课业负担,以便学生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成为每个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夯实基础    高效课堂    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多年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减负”不等于干脆不留作业,也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作业数量的减少,而是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以下是我对初中数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几点思考。
一、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必备条件,知识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学习就比如盖高楼,万丈高楼平地起,可见,牢固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否则随时会面临大厦倾倒的危险。
基础知识在后续学习中是举足轻重的,这一点学生们也深有体会,基础打得不牢的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会困难重重,频频出错。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生在学习有理数加减的时候如果掌握得不好,那么他在后面学习整式加减、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组等等每每涉及到合并同类项的时候,就会出错。老师讲的新知识会越来越听不懂,作业不会做,成绩每况愈下,渐渐地对学习数学丧失信心和积极性。反之,基础知识掌握得好的学生,学习新知识就比较轻松,并且他们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融会贯通解决问题,学习积极性高,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能越挫越勇。
总之,基础知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基础扎实了,步子才能走得稳。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力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触类旁通灵,活运用。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的终身学习做准备。
二、优化课堂教学,打造轻松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
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是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结合授课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引入的情境设计,或者适当地介绍一些相关的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趣闻或史料,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科的实用价值,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足够的动力。学习是一种劳动,对于学生而言,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处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心情愉悦大脑放松,思维能力积极活跃。多媒体电化教学在课堂上的恰当使用,增强了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也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与时俱进,熟悉教学媒体的性能,熟练操作常用教学媒体,逐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要准备充分,认真钻研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达到轻松驾驭教材的程度。同时要认真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知识能力实际,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改变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法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眼动、脑动、口动、手动”。这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体验通过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获得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何乐而不为呢!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参与面,教师的教学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精选课堂习题
实际上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其根源在于课堂学习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状况差,一方面取决于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如果教师课堂上只讲不练,只说不做,就会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步伐,长此以往,学生无力也无心学习。因此,课堂上教师应精讲多练,让学生充分消化课堂知识,在课堂上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减少学生回家作业时间,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课堂习题设计要有梯度,循序渐进。涵盖每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有基础、有提高、有拓展,每一个知识点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学生认真做,仔细体会。教师针对学生做练习题中常见的问题给予指导。课堂练习切忌盲目追求“量”而忽视了“质”,练习草草做了一大堆,学生却不得要领,结果适得其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服务者,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有加强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是检测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优化作业设计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实际上,我们教师非常清楚作业量的多少并不是与成绩成正比的,初中生所学科目众多,并不是只学习数学一门课,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中有许多都是机械重复的,做多了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产生反感心理,反而影响他正常的学习。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分层作业,布置作业时既要考虑作业的内容,又要考虑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作业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让学生跳出“题海”,在很少的题目中触类旁通,获得更大的效果。作业内容的设计应注重一些实践性的题目,既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又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成为一个勤于思考的人,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真正意义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