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制度体系发展要求和思路,并且提出了革新制度体系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制度体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为了更加有效地将各方面制度落到教育实处,从而明确了制度落实的主要计划时间表、路线图等,为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和方向。这不仅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教育体系,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和任务。因此,要想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就应该从建立并完善体系和制度入手,并将标准进行细化。
一、当前我国教育制度体系发展要求和思路分析
现如今,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家也主张大力发展技术应用型人才,也构建成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元素。其中包含了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企业、专业教学标准和职教高考等等。然而当前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在框架结构方面融合度还存在不足的问题,与整体教育体系的融合度存在很多的弊端,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体系的革新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要求我们摒弃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全面打开发展思路,提升制度创新力度[1]。陈宝生部长根据职业教育“下一盘大棋,打一场翻身仗”重点明确了要构建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全面融合为核心,并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相符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将职业教育革新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一方面,从正本清源方面入手,促使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需求和特色功能的类型教育,并让社会大众清楚地意识到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并没有等次之分。并要时时刻刻牢记应该坚持与巩固什么,并应该深入思考发展与完善什么,从而激发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全新生命力。另一方面,应该从力求实效上入手,利用更好的统筹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制度改革与运行等等,在稳固根基的基础上,弥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弊端与不足,全方位发扬教育的优势和特色,这样才能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始终处于高质量发展状态中。
二、革新制度体系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1.构建结构完整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办学方向与思路不明确、规模逐步弱化等显著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教育应该融合发展。在坚持招生规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致相当的政策前提下,职业教育需要采取两种发展路径。一方面是进一步奠定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对职业高等教育推行创新发展,并立足与本科层次职业高等学校,开展试点工作。另一方面,应该构建普职融通、校企合作、学历教育和培训结合、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全部融合等横向融通的教育制度体系[2]。
2.建立并完善纵横向融通的制度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类型之一,得到了国家的大力重视与支持。目前从制度建立角度来看,不仅需要建立各个学制层面的职业教育,还需要将各个层面的职业教育完全联系起来。其一,职教高考制度,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构建相对应的人才选拔方式,考试内容也应该相符合。同时,职教高考应该坚持公平、公开化原则,依据自由选择的性质,将制度落到实处,所有职教生都可以通过统一考试进入不同职业院校,并自由选择任何专业。职教高考制度的完善与落实,直接进一步提升了职教生的升学空间,也确保中等职业教育与职业专科、职业本科教育在内容方面衔接度较高。其二,普职融合制度。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和理念相互分享和借鉴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综合方面发展奠定了制度方面的保障。其两种教育的融合,可以从课程共享与学生流动两个方面实行。其三,国家资历框架制度。要求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学生学习成果等值互换关系,从而提出明确规定两个教育系列的学生在特定区域内都享受同等权利的制度[3]。因此,国家资历框架制度的完善是确保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关键与核心制度,只有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与普通教育学生学习成果同等社会地位时,社会大众才会真正的认可职业教育的社会发展地位。
3.进一步完善促进体系运行的支撑条件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推行需要多方面的支撑条件。其一,产业人才数据平台的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不断研究各行业对职业人才需求数据的专业化平台,通过发布准确的人才需求报告,引导各个院校在招生规模、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进行优化与调整,从而确保职业教育与社会产业人才需求相符合。其二,专业教学标准的细化。从标准细化入手,重点以提升人才质量为标准,不断开发职业能力和学习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学标准,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专业依据和保障,确保人才培养更加能够反映出中国职业教育特色。其三,产教融合型企业。充分地发挥出企业办学主导作用和优势,并不断探究混合所有制办学,构建校企合作的运行与治理机制,在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制度保障的基础上,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也奠定了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四,教师专业化培养体系的完善,按照职教教师能力形成的规律,构建在职教师教育同步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培养体系,确保职业教育具备稳定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促使每位职教老师都能清楚每个阶段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和任务[4]。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制度体系以及标准的完善才能达到。因此,中职院校应该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并通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合发展,提升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入学和学习方式,并完善普职教育教育类型地位同等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在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为职业教育可持续性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制度体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为了更加有效地将各方面制度落到教育实处,从而明确了制度落实的主要计划时间表、路线图等,为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和方向。这不仅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教育体系,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和任务。因此,要想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就应该从建立并完善体系和制度入手,并将标准进行细化。
一、当前我国教育制度体系发展要求和思路分析
现如今,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家也主张大力发展技术应用型人才,也构建成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元素。其中包含了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企业、专业教学标准和职教高考等等。然而当前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在框架结构方面融合度还存在不足的问题,与整体教育体系的融合度存在很多的弊端,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体系的革新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要求我们摒弃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全面打开发展思路,提升制度创新力度[1]。陈宝生部长根据职业教育“下一盘大棋,打一场翻身仗”重点明确了要构建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全面融合为核心,并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相符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将职业教育革新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一方面,从正本清源方面入手,促使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需求和特色功能的类型教育,并让社会大众清楚地意识到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并没有等次之分。并要时时刻刻牢记应该坚持与巩固什么,并应该深入思考发展与完善什么,从而激发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全新生命力。另一方面,应该从力求实效上入手,利用更好的统筹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制度改革与运行等等,在稳固根基的基础上,弥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弊端与不足,全方位发扬教育的优势和特色,这样才能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始终处于高质量发展状态中。
二、革新制度体系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1.构建结构完整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办学方向与思路不明确、规模逐步弱化等显著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教育应该融合发展。在坚持招生规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致相当的政策前提下,职业教育需要采取两种发展路径。一方面是进一步奠定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对职业高等教育推行创新发展,并立足与本科层次职业高等学校,开展试点工作。另一方面,应该构建普职融通、校企合作、学历教育和培训结合、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全部融合等横向融通的教育制度体系[2]。
2.建立并完善纵横向融通的制度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类型之一,得到了国家的大力重视与支持。目前从制度建立角度来看,不仅需要建立各个学制层面的职业教育,还需要将各个层面的职业教育完全联系起来。其一,职教高考制度,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构建相对应的人才选拔方式,考试内容也应该相符合。同时,职教高考应该坚持公平、公开化原则,依据自由选择的性质,将制度落到实处,所有职教生都可以通过统一考试进入不同职业院校,并自由选择任何专业。职教高考制度的完善与落实,直接进一步提升了职教生的升学空间,也确保中等职业教育与职业专科、职业本科教育在内容方面衔接度较高。其二,普职融合制度。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和理念相互分享和借鉴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综合方面发展奠定了制度方面的保障。其两种教育的融合,可以从课程共享与学生流动两个方面实行。其三,国家资历框架制度。要求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学生学习成果等值互换关系,从而提出明确规定两个教育系列的学生在特定区域内都享受同等权利的制度[3]。因此,国家资历框架制度的完善是确保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关键与核心制度,只有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与普通教育学生学习成果同等社会地位时,社会大众才会真正的认可职业教育的社会发展地位。
3.进一步完善促进体系运行的支撑条件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推行需要多方面的支撑条件。其一,产业人才数据平台的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不断研究各行业对职业人才需求数据的专业化平台,通过发布准确的人才需求报告,引导各个院校在招生规模、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进行优化与调整,从而确保职业教育与社会产业人才需求相符合。其二,专业教学标准的细化。从标准细化入手,重点以提升人才质量为标准,不断开发职业能力和学习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学标准,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专业依据和保障,确保人才培养更加能够反映出中国职业教育特色。其三,产教融合型企业。充分地发挥出企业办学主导作用和优势,并不断探究混合所有制办学,构建校企合作的运行与治理机制,在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制度保障的基础上,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也奠定了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四,教师专业化培养体系的完善,按照职教教师能力形成的规律,构建在职教师教育同步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培养体系,确保职业教育具备稳定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促使每位职教老师都能清楚每个阶段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和任务[4]。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制度体系以及标准的完善才能达到。因此,中职院校应该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并通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合发展,提升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入学和学习方式,并完善普职教育教育类型地位同等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在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为职业教育可持续性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