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素质教育创新改革不仅带给幼儿园体育教育许多改革要求,而且也让幼儿阶段的教育发展迎来新的挑战,如何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育,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是教育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球类游戏作为深受幼儿喜爱的运动,不仅能够提升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幼儿的运动发展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创造想象思维的培养,整体而言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以球类游戏有助于大班幼儿身心健康发育为探究主题,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论述。
关键词:球类游戏 大班幼儿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有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和求知欲望。”幼儿园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起始阶段,需要重视该阶段幼儿的身心健康发育,只有幼儿拥有健康体魄和健全心智,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燃起未来的希望之火。球类游戏作为幼儿天生喜爱的运动之一,不仅丰富了幼儿的体育运动,而且可以激发幼儿对于球类产生兴趣。因此,将球类游戏作为促进大班幼儿身心健康发育的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一、球类游戏能够提升幼儿的运动参与兴趣
1.球类游戏种类丰富多样
球类游戏涵盖的运动项目是非常丰富的,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基于如此丰富的球类游戏项目,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不同喜好需求,还可以让幼儿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户外运动中,并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兴趣,并在不断的练习中积累经验、强健体魄。在开展户外球类游戏的时候,教师应创设多元化的活动材料,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在大班幼儿的户外自由活动时间里,教师将足球、篮球、排球等不同种类的活动材料摆放整齐,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自由选择,幼儿晓晓抱起一颗篮球,和其他几个小伙伴玩起了投掷的游戏;幼儿逸晨则选择了足球,跑到空地上和大家玩起了踢球的游戏;幼儿满满喜欢玩板羽球,拿着拍子小球和伙伴一起快乐的游戏。不同球类游戏训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一切运动都应建立在幼儿感兴趣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之情。
2.球类游戏项目可塑性高
球类游戏的可塑性非常高,每一种球类都可以变化出不同的玩法,如抛接运球、滚球、拍球、传球等等。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发育特点设计不同的趣味游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球类游戏体验中,促进幼儿对球类游戏动作技能的学习。乒乓球原本是需要在乒乓球桌上用球拍才能开展的运动项目,但是在幼儿园大班的户外游戏里,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游戏效果。以“小兔子运土豆”的为例,小小的乒乓球变身成为土豆道具,幼儿站成一排,从同一起点像小兔子一样跳跃出发,10枚乒乓球放置在终点处的盒子里,幼儿从起点出发,到终点处一次取一枚乒乓球,再跳回起点处,哪组小朋友取到的乒乓球最多哪组即为获胜。在游戏中,虽然乒乓球只是小小的游戏道具,但是整个游戏锻炼了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下肢肌肉力量以及手部肌肉的动作灵活协调等,对于幼儿提高身体素质都有积极影响。
二、球类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运动能力发展
1.足球运动主要促进幼儿腿部运动能力发展
球类运动是综合性的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体控制力和协调力发展,而且可以帮助幼儿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锻炼和运动。以足球运动为例,幼儿需要通过跑、踢、接等动作来体验足球运动,看似只是腿部和双脚的运动,实则需要大脑和身体在短时间内传输指令并做出正确动作反应,对于思维运转和身体配合有着较高要求。幼儿需要通过腿脚来控制足球的前进方向,还需要和其他伙伴团结合作,通过配合完成游戏,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踢球技巧,在游戏设计中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如以画“8”字的形式绕杆带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有效训练。在整个足球运动过程中,幼儿的力量、敏锐、速度、耐力、柔韧等多方面素质都得到提升,整体而言,还可以有效改善幼儿的呼吸系统、心肺血管等机能运转,最终实现促进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强健体魄的目的。
2.篮球运动主要促进幼儿上肢运动能力发展
篮球运动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新陈代谢,训练肢体肌肉,加强人体的反应力和协调力,而篮球运动同时也是幼儿较为感兴趣的球类运动之一,主要原因是由于篮球和幼儿最早接触的拍皮球有相似之处,从熟悉感的角度来说,许多小朋友会更喜欢去接触篮球运动,教师应把握住幼儿的兴趣爱好,根据幼儿对于篮球运动技巧的掌握差异,设计一些阶梯难度的关于篮球为主题的运动游戏。大班幼儿大多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拍球游戏,因此,我们开展了“小熊森林大冒险”游戏,幼儿在行进中拍球并通过地上的障碍物,不仅主题充满了趣味性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而且还可以训练幼儿的身体协调和平衡耐力,特别是上肢拍球动作的强化训练,可以加强幼儿的肌肉训练。
三、球类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思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提出:“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健康的积极手段和重要途径”。无论是从球类运动自身涵盖种类的丰富性来说,还是游戏形式的多样性来说,球类运动展现给幼儿的总是充满创新趣味的样子,尤其是当教师在游戏创设过程中融入一些趣味的情景故事,更能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可以说球类游戏对于幼儿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这样的活动氛围下,幼儿的创造想象思维也会获得启迪,创意出更多有趣的游戏玩法,开发出更多富有创意的游戏体验。有一次,教师观察发现,幼儿林林在不停地抛掷排球,每次抛掷的高低角度都不相同,排球抛出的距离远近也不相同,当林林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为什么要不停地更换抛掷角度,林林有些羞涩地说:“我想试一试怎样抛球可以更远”,教师继续引导林林说不出经验,林林说:“扔球的时候身体向后微微倾斜一些,球要斜向上的用力抛出,这样抛得最远”。看似简单的游戏练习,却是幼儿自主探索、创新玩法的游戏,值得教师用心观察和鼓励。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力不仅仅是有助于幼儿体育运动探索、强健体魄的表层含义,更多的是有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未来学习探索的能力培养有着积极重要的影响意义。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球类游戏 大班幼儿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有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和求知欲望。”幼儿园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起始阶段,需要重视该阶段幼儿的身心健康发育,只有幼儿拥有健康体魄和健全心智,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燃起未来的希望之火。球类游戏作为幼儿天生喜爱的运动之一,不仅丰富了幼儿的体育运动,而且可以激发幼儿对于球类产生兴趣。因此,将球类游戏作为促进大班幼儿身心健康发育的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一、球类游戏能够提升幼儿的运动参与兴趣
1.球类游戏种类丰富多样
球类游戏涵盖的运动项目是非常丰富的,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基于如此丰富的球类游戏项目,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不同喜好需求,还可以让幼儿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户外运动中,并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兴趣,并在不断的练习中积累经验、强健体魄。在开展户外球类游戏的时候,教师应创设多元化的活动材料,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在大班幼儿的户外自由活动时间里,教师将足球、篮球、排球等不同种类的活动材料摆放整齐,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自由选择,幼儿晓晓抱起一颗篮球,和其他几个小伙伴玩起了投掷的游戏;幼儿逸晨则选择了足球,跑到空地上和大家玩起了踢球的游戏;幼儿满满喜欢玩板羽球,拿着拍子小球和伙伴一起快乐的游戏。不同球类游戏训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一切运动都应建立在幼儿感兴趣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之情。
2.球类游戏项目可塑性高
球类游戏的可塑性非常高,每一种球类都可以变化出不同的玩法,如抛接运球、滚球、拍球、传球等等。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发育特点设计不同的趣味游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球类游戏体验中,促进幼儿对球类游戏动作技能的学习。乒乓球原本是需要在乒乓球桌上用球拍才能开展的运动项目,但是在幼儿园大班的户外游戏里,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游戏效果。以“小兔子运土豆”的为例,小小的乒乓球变身成为土豆道具,幼儿站成一排,从同一起点像小兔子一样跳跃出发,10枚乒乓球放置在终点处的盒子里,幼儿从起点出发,到终点处一次取一枚乒乓球,再跳回起点处,哪组小朋友取到的乒乓球最多哪组即为获胜。在游戏中,虽然乒乓球只是小小的游戏道具,但是整个游戏锻炼了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下肢肌肉力量以及手部肌肉的动作灵活协调等,对于幼儿提高身体素质都有积极影响。
二、球类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运动能力发展
1.足球运动主要促进幼儿腿部运动能力发展
球类运动是综合性的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体控制力和协调力发展,而且可以帮助幼儿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锻炼和运动。以足球运动为例,幼儿需要通过跑、踢、接等动作来体验足球运动,看似只是腿部和双脚的运动,实则需要大脑和身体在短时间内传输指令并做出正确动作反应,对于思维运转和身体配合有着较高要求。幼儿需要通过腿脚来控制足球的前进方向,还需要和其他伙伴团结合作,通过配合完成游戏,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踢球技巧,在游戏设计中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如以画“8”字的形式绕杆带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有效训练。在整个足球运动过程中,幼儿的力量、敏锐、速度、耐力、柔韧等多方面素质都得到提升,整体而言,还可以有效改善幼儿的呼吸系统、心肺血管等机能运转,最终实现促进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强健体魄的目的。
2.篮球运动主要促进幼儿上肢运动能力发展
篮球运动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新陈代谢,训练肢体肌肉,加强人体的反应力和协调力,而篮球运动同时也是幼儿较为感兴趣的球类运动之一,主要原因是由于篮球和幼儿最早接触的拍皮球有相似之处,从熟悉感的角度来说,许多小朋友会更喜欢去接触篮球运动,教师应把握住幼儿的兴趣爱好,根据幼儿对于篮球运动技巧的掌握差异,设计一些阶梯难度的关于篮球为主题的运动游戏。大班幼儿大多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拍球游戏,因此,我们开展了“小熊森林大冒险”游戏,幼儿在行进中拍球并通过地上的障碍物,不仅主题充满了趣味性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而且还可以训练幼儿的身体协调和平衡耐力,特别是上肢拍球动作的强化训练,可以加强幼儿的肌肉训练。
三、球类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思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提出:“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健康的积极手段和重要途径”。无论是从球类运动自身涵盖种类的丰富性来说,还是游戏形式的多样性来说,球类运动展现给幼儿的总是充满创新趣味的样子,尤其是当教师在游戏创设过程中融入一些趣味的情景故事,更能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可以说球类游戏对于幼儿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这样的活动氛围下,幼儿的创造想象思维也会获得启迪,创意出更多有趣的游戏玩法,开发出更多富有创意的游戏体验。有一次,教师观察发现,幼儿林林在不停地抛掷排球,每次抛掷的高低角度都不相同,排球抛出的距离远近也不相同,当林林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为什么要不停地更换抛掷角度,林林有些羞涩地说:“我想试一试怎样抛球可以更远”,教师继续引导林林说不出经验,林林说:“扔球的时候身体向后微微倾斜一些,球要斜向上的用力抛出,这样抛得最远”。看似简单的游戏练习,却是幼儿自主探索、创新玩法的游戏,值得教师用心观察和鼓励。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力不仅仅是有助于幼儿体育运动探索、强健体魄的表层含义,更多的是有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未来学习探索的能力培养有着积极重要的影响意义。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