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已经成为实现个体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9年11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的培养过程。基于此背景,教师从多方面来探析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劳动教育;实践途径;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G611 文献标识码:A
劳动教育是指培养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在以往的教育中,劳动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被弱化,教育呈现出一种重智轻劳的现象,这对幼儿的发展非常的不利,极易造成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与人生价值观。所以认清当代劳动教育的缺失,为幼儿从小灌输劳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要途径[1]。
一、幼儿园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劳动教育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幼儿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劳动教育中,可以在团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且能够积极发挥自身作用,这在无形之中让幼儿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今后在社会中的良好发展。
同时,幼儿也在其中可以慢慢体会到“利他”与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观念。
2.劳动教育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首先,劳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在当代家庭的教育中,很多幼儿在家中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导致这些幼儿没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衣服乱了,不会整理;床铺乱了,不会收拾……在劳动教育中,教师会为幼儿渗透基本的劳动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
其次,劳动教育可以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现代教育拒绝教师采用灌输式方法对孩子们实施教育,而更注重为幼儿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劳动教育就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劳动教育中,幼儿们通过动手来开发智力,通过劳动来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实践证明孩子们在劳动中能够学习到很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有效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发展。
二、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
劳动教育是知、情、行合一的综合教育体系,所以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优化自身教学技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进而促使幼儿自身技能的成长[2]。
1.为幼儿营造一个积极的劳动氛围,并辅助鼓励策略
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幼儿劳动意识萌芽的重要体现,那么如何使幼儿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劳动中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幼儿教师可以在园内栽种一些花花草草,通过教师自己的行为体现,能够让幼儿们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成果和收获。孩子们的心思就是这么的简单,他看到幼儿教师栽种出了美丽的花草,自己也会想去尝试,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促使幼儿参与到劳动中来。
同时,教师还要善用鼓励策略。幼儿们都会渴望长大,渴望得到教师、家长的肯定。比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自我服务、帮助他人的幼儿,就可以给予幼儿“小红花”奖励,无形之中会为其他幼儿树立一个榜样,其他的孩子为了得到教师的肯定也会自主参与到劳动中来,进而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幼儿参与劳动的意识。
2.整合资源,丰富幼儿的劳动形式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学情和心理特点,整合多方教育资源,为幼儿呈现出更具多样化的劳动形式。让劳动教育充满幼儿们的生活中,从而让劳动成为幼儿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社会是劳动教育的最大平台,不管是社会公益活动还是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兼具趣味性和意义性的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走出校园,去看农民伯伯辛苦耕种的场景,并通过和农民伯伯的接触,感受劳动者的伟大,树立劳动意识,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幼儿们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幼儿不浪费、勤俭节约的美好品质。
3.善用游戏,注重游戏化促进劳动教育实施的本质
游戏化教学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只注重“游戏”,而不注重“教学”。比如教师在开展游戏化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原本是让幼儿们运用劳动工具去体验劳动,进而培养幼儿从小尊重劳动者的习惯。但是过程中却有不少幼儿将劳动工具用来玩耍,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所受到的教育几乎为零。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方法,比如在这节课中要对幼儿们进行打分,出现以上行为之后打分为0,然后明确告诉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完成任务,才会有相应的分数,才能得到“小红花”奖励。教师要循序渐进的去引导幼儿,让幼儿们充分体会到只有劳动才有收获,看着自己通过劳动得到的分数,幼儿心中会生出一种成就感,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者的辛苦,提升了对劳动的尊重和敬畏。
4.注重家长的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塑造期,影响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不仅有教师,更有家长。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个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幼儿们的劳动教育过程中,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形成家园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3]。
教师要注重和家长多沟通、多交流,让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比如教师在园内为幼儿们渗入了劳动教育,那么在幼儿回家后,家长可以让幼儿简单做一些家务活,并充分鼓励幼儿,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劳动的认识,加深幼儿的劳动体验。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体系的建设需要多层次、全方位的合力和发展,既要遵循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让幼儿可以全身心的接受劳动教育,又要遵循《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劳动的基本要求,提高幼儿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实现劳动教育的本质意义。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幼儿;劳动教育;实践途径;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G611 文献标识码:A
劳动教育是指培养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在以往的教育中,劳动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被弱化,教育呈现出一种重智轻劳的现象,这对幼儿的发展非常的不利,极易造成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与人生价值观。所以认清当代劳动教育的缺失,为幼儿从小灌输劳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要途径[1]。
一、幼儿园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劳动教育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幼儿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劳动教育中,可以在团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且能够积极发挥自身作用,这在无形之中让幼儿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今后在社会中的良好发展。
同时,幼儿也在其中可以慢慢体会到“利他”与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观念。
2.劳动教育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首先,劳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在当代家庭的教育中,很多幼儿在家中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导致这些幼儿没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衣服乱了,不会整理;床铺乱了,不会收拾……在劳动教育中,教师会为幼儿渗透基本的劳动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
其次,劳动教育可以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现代教育拒绝教师采用灌输式方法对孩子们实施教育,而更注重为幼儿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劳动教育就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劳动教育中,幼儿们通过动手来开发智力,通过劳动来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实践证明孩子们在劳动中能够学习到很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有效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发展。
二、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
劳动教育是知、情、行合一的综合教育体系,所以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优化自身教学技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进而促使幼儿自身技能的成长[2]。
1.为幼儿营造一个积极的劳动氛围,并辅助鼓励策略
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幼儿劳动意识萌芽的重要体现,那么如何使幼儿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劳动中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幼儿教师可以在园内栽种一些花花草草,通过教师自己的行为体现,能够让幼儿们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成果和收获。孩子们的心思就是这么的简单,他看到幼儿教师栽种出了美丽的花草,自己也会想去尝试,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促使幼儿参与到劳动中来。
同时,教师还要善用鼓励策略。幼儿们都会渴望长大,渴望得到教师、家长的肯定。比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自我服务、帮助他人的幼儿,就可以给予幼儿“小红花”奖励,无形之中会为其他幼儿树立一个榜样,其他的孩子为了得到教师的肯定也会自主参与到劳动中来,进而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幼儿参与劳动的意识。
2.整合资源,丰富幼儿的劳动形式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学情和心理特点,整合多方教育资源,为幼儿呈现出更具多样化的劳动形式。让劳动教育充满幼儿们的生活中,从而让劳动成为幼儿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社会是劳动教育的最大平台,不管是社会公益活动还是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兼具趣味性和意义性的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走出校园,去看农民伯伯辛苦耕种的场景,并通过和农民伯伯的接触,感受劳动者的伟大,树立劳动意识,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幼儿们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幼儿不浪费、勤俭节约的美好品质。
3.善用游戏,注重游戏化促进劳动教育实施的本质
游戏化教学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只注重“游戏”,而不注重“教学”。比如教师在开展游戏化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原本是让幼儿们运用劳动工具去体验劳动,进而培养幼儿从小尊重劳动者的习惯。但是过程中却有不少幼儿将劳动工具用来玩耍,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所受到的教育几乎为零。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方法,比如在这节课中要对幼儿们进行打分,出现以上行为之后打分为0,然后明确告诉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完成任务,才会有相应的分数,才能得到“小红花”奖励。教师要循序渐进的去引导幼儿,让幼儿们充分体会到只有劳动才有收获,看着自己通过劳动得到的分数,幼儿心中会生出一种成就感,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者的辛苦,提升了对劳动的尊重和敬畏。
4.注重家长的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塑造期,影响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不仅有教师,更有家长。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个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幼儿们的劳动教育过程中,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形成家园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3]。
教师要注重和家长多沟通、多交流,让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比如教师在园内为幼儿们渗入了劳动教育,那么在幼儿回家后,家长可以让幼儿简单做一些家务活,并充分鼓励幼儿,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劳动的认识,加深幼儿的劳动体验。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体系的建设需要多层次、全方位的合力和发展,既要遵循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让幼儿可以全身心的接受劳动教育,又要遵循《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劳动的基本要求,提高幼儿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实现劳动教育的本质意义。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