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培养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的独特能力的责任。而美术课堂是美育的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载体,从而一堂具有趣味性的、生动的好课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术课堂;课堂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美术课做为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正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学生舍弃,因为许多老师只是在按照课件进行讲课,好多实践操作的课程都被忽略掉了,好多喜欢的课程,自己精心准备的工具,被老师的一句“自己看书画吧”,就结束了。所以作为一名美术老师,不想将来的学生说“我的美术是数学老师教的”,那就要不怕麻烦,应努力做到增强美术课堂的趣味性,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美术教育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一、课程设计要有创新
1.不要形成每节课都一样的固定模式,要根据每节课课程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现在各个学校都在提倡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造成了老师按照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思路准备每一堂课,而这样就会让学生形成视觉疲劳,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美术课堂最需要的就是活跃的氛围,所以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从多角度理解课程,变换各种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自己想学习,效率才会高起来。
2.将学生喜欢的游戏带到课程设计当中,游戏是每一个学生都喜欢的,不论男女学生,所以课堂设计时将游戏设计到课程当中,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很多老师上美术课时总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原因就是内容枯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是按照固定的模式上课,教学设计一直没有改变,才导致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投其所好,用学生的爱好作为贯穿课程内容导线,例如让学生试着画“王者荣耀”里的人物,他们能把游戏里人物的细节和你说好长时间,还会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通过这样的细节就会发现其实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他们只用到了自己想用的地方,如果通过正确引导将这种观察力放到学习上,那就皆大欢喜了,这就达到了我们的课程目标,而且效果还非常好。
二、欣赏与实践结合
1.大量的欣赏才会去找出美的原因,好多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都有导入这一环节,而美术课的导入基本上都是大量图片的欣赏,可是往往有的老师欣赏完没有继续引导,而是开始了新课的讲解,这样就失去了导入环节的意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大量的欣赏后要引导学生找出美的规律,进一步与本节课的内容相连接。
2.欣赏之后就是记忆的过程,欣赏后要引导学生回忆刚刚眼睛看到的,仔细思考记忆里图像的细节,根据课堂需要可以重复几次,加强记忆,因为美术学科的特殊性,甚至可以在课堂中再将重要的图片反复欣赏,并指导学生欣赏时要加以总结概括,一定要在你的脑海里留下印象。
3.没有实践的欣赏就是白欣赏,(欣赏—总结—实践)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缺了哪个环节都会影响效果,欣赏的过程锻炼学生观察的能力,通过大量图片及视频的欣赏锻炼学生发现美,并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学会分析,对图片及视频概括总结,找出相同点及特征分类。欣赏总结之后必须实践,理论上的学习必须转化到实践这一环节,因为只有实践才可以检测理论总结是否正确,而实践也是进一步强化理论的手段。
三、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这样对知识的转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动参与时精神力高度集中,调动各个器官主动地将知识储备到大脑,并形成深刻的记忆,这是一个愉快的过程,这样的课程在设计时一定要将导入环节做好,内容上最好是全体学生都感兴趣的,这样就可以在课程一开始的时候就吸引住全体学生,为后面的课程环节起到了铺垫作用。这里特别强调主动参与,一定要让学生主观上参与到活动中来,有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也在认真听讲,可是他的心思根本没在课堂上,有可能在想中午吃什么,或者游戏的某个关卡,这样就不利于知识的转化,所以如何做到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是每一名教师在备课时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所以,导入要有针对性,教学活动新颖,多做小组间的比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只有这样才算得上是一堂好课。
1.小组内进行任务分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任务分工。
2.组内成员分配任务,最后由组织者引导大家将作品共同完成。
3.每位成员都要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将语言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整个作品的设计思路。
4.进行小组评比,全体学生都看到作品的最后效果,并听到每个小组的讲解后,投出自己认为作品及思路最好的一票。
四、新课程方式的探索
翻转课堂是将每堂课的知识点融入到一个大的问题当中,将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自己主动思考,这就让知识的转化效率得到了特别大的提高。
刚开始的时候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我也是一点儿一点儿尝试的。例如我在讲透视这一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分成了两组,一组要证明平行透视画出来的画儿好看,另一组要证明成角透视画出来的画好看。等到上课的时候,两组同学分别把找到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展示出来给大家看的时候,我觉着我都不认识我的学生了,上来讲解的同学说的有理有据。后来我了解到他们还进行了组内的分工。有人负责图片的收集,有人负责视频的收集,甚至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在里面进行讨论,最后将总结出来的所有文字进行了整理,就这样一节枯燥乏味的透视理论课,变成了一节激烈的辩论课。要问通过这种模式,学生最后学到了什么?那么我想说远远比以前的知识转换率要高很多,而且这种知识的接收是主动的,这就大大增加了知识的转化率。
结语
精彩有趣的导入、激烈的知识辩论、团队的分工合作、游戏环节的设置,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将知识潜移默化地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欢快有趣的环境中慢慢地、主动地将知识装进自己的文库中,只有做到这点才可以称其为高效的课堂。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多做引导,将自己当做一堂好课的组织者。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