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现阶段小学教育中,农村学校由于经济、地区等因素限制,教师队伍、教学资源等都与城市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发展进行比较落后,对我国现代教育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促进农村小学现代化教育发展,使农村教育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脚步,教师要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数学作为教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生活化教学,充分挖掘教材等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912.82        文献标识码:A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课程。学生能否在小学阶段学好数学,打好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农村学校受教学设施、教学人才等因素限制,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教学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其教学质量与城市学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新课改的普及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及更大的教学压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作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优势,发掘农村教学资源,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水平落后
在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背景下,许多农村地区已经普及新课程改革,但由于应试教育思想以及特殊的地理因素影响,教学质量仍然与城市学校有较大的差距。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普遍具有落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缺乏教学资源,教学设备落后。农村学校受地区经济水平限制,许多农村家庭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师的教学,且教育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导致农村地区难以形成成熟的教育产业链,学校缺乏完善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教学资源[1]。第二,教师专业能力较不高,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教学环境、工资待遇和生活水平都对优秀的教师缺乏吸引力,教师招聘比较困难,且教师的流动性较大,难以形成稳定的教师队伍,这也导致农村地区教师的专业能力普遍较低,对新课程难以掌握,教学无法跟上教育发展的形式,导致农村教育落后。
2.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节
在农村教育中,教师、家长甚至学生自身都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成绩,教学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没有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节。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作用,但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2]。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教师,导致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上,难以在线下拓展。而应试教育又进一步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导致学生片面化发展,不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
二、农村小学数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资源
农村地区教学资源有限,因此,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有限的教材资源,以新课程为基础挖掘教材、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教材内容与生活有机结合开展生活化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一方面能够加深教师对新课程和教材的了解,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和教材的灵敏度,根据教材知识有针对性地融入生活元素设计生活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等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农村独特的优势引导学生深入农村和自然环境,在自然、生活中探究数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知,利用生活化教学不断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对学生进行拓展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开展实践活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开展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教师在“整数除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农村中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走进农村生活,运用除法知识帮助农民解决生活问题。如在收稻谷时,一个袋子可以装十斤的稻谷,农民一共有180斤的稻谷,一共需要几个袋子?用车将稻谷运回家,一车可以装六袋稻谷,把稻谷全部运回家一共需要运几趟?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
3.创设生活化情境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改善教学氛围着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加强学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学习乐趣,进而使其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生活问题与数学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数学问题,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共鸣。例如,在“小数加法”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熟悉的事件融入课堂教学中,创设“买菜”的生活情境。如王奶奶田里收获了一批蔬菜,她将这些蔬菜拿到市场上卖,卖黄瓜赚了22.5元,卖青菜赚了18.2元,卖辣椒赚了15.7元,让学生帮王奶奶算一算她一共赚了多少元,以此引导学生运用小数加法相关知识进行计算。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小数点遗漏或错位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列竖式的方式计算。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是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体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式,也是新阶段培养农村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举措,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