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随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越来越意识到教师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高尚、多么的神圣,那么,教师只有认真对待所教学科,灵活对待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孩子们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   调动   学生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思维往往更多地依赖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各种心理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感性大于理性,而思维、体验则是一种心理过程,恰恰这一过程决定了孩子们的求学热情、成长的自信以及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
一、扎实教学目标,激发学习热情
由于孩子们所处的年龄段尚小,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意志行动较弱,自律意识不强,意志行动自我、自觉性较差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就如同黑夜中的明灯,帆船上的船帆,而教学目标一旦被学生掌握了,就会迸发出激励学生为落实教学目标而转化成内在的动力,即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常以理想、志向、愿望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如果教学活动能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推动力,这种内在推动力是外界因素不能及的,这种力量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兴趣盎然,落实教学目标就会水到渠成,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又要加强教学目标的扎实推进,这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由此才能培养学生在学习上持之以恒不断探索的美好品志。
二、加强心理交流,培养积极情绪
    当今的课堂教学经常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的强大平台,师生心理交流的基础首先是情感交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体谅学生,想学生之所想,察学生之所察,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对学生的学习要以鼓励为主。以学习成绩弱的孩子为例,对他们不可冷淡,不能挖苦,而对该类孩子要用语言婉转地引导,身体力行来激发这类孩子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去捕捉其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丝一毫,启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他与其他孩子无二,在这个大环境当中都是备受重视、备受关注、是同样受到公平对待的,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热爱的情感,与他们成为知心的朋友,才能激发孩子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主动发现学习的乐趣,才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喜欢迁移到自己的学习方面去,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学生为了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在学习方面的充分肯定而加倍努力,他们不仅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做好笔记,还会踊跃参与到课堂的各种互动中去,如此良性循环,才能真真正正地激发这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同时也会带动起身边的同学,乃至更多的同学,如此一来,不仅学习或心理方面呈弱势的孩子有进步,积极向上、整体向阳的良好班风也会逐步形成。
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他们都有自尊心,这种自尊心往往是追求向上的内在动力。班级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大环境,如温棚一般,每天跟同学、老师相处的时间基本要比父母还要多,这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学生心理交流,心理健康建设,如:得到老师的恰当赞许,发现他们的某些困惑后教师及时关注并有效解决,他们就会在精神上获得强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这种温暖与力量,这种积极快乐的体验,足以促使孩子们以饱满热情的精神姿态轻松上好每一堂课,开心充实地度过学校里的每一天,那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会更加有序的、卓有成效地开展。
三、教学方法灵活,激发愉快心情
人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们要做教育家,不要做教书匠,夯实理论学习业务知识是这样,丰富自己知识面是这样,教育教学方法常用常改也是这样,依据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釆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若是方法不适合,则会使学生对学习感到身心疲惫,迷茫彷徨,丧失对学习的乐趣,提不起来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上课就不免会有注意力分散的状况,而且这种状况往往会相互传染,由此班级的纪律也会出现问题,那么这些学生不但会对这门学科生厌,也会波及其它课堂,所以,教师要不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符合学情,激发学生学习的愉快情绪,这也是课堂教育教学理念所倡导的。
课堂练习也要有的放矢,围绕所学所讲抓住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向,精思巧设,突出重点,教师出的题目应当深浅适度,难易得当,目的不是要考住孩子,而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从学到了到会做,体验到了会应用的快乐,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其学习情绪自然而然就会高涨,从而对下次上课充满了期待,愉悦了心情,增强了自信,同时也会感染到他对所有学科的热情,如此往复,良性循环,孩子们才会对学习,对未来充满渴望,充满乐趣!
四、正确使用互联网,家校联动成长
   加大互联网利用的教育力度,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们的电脑学习能力,这在互联网已经深入社会每一个角落的今天,是非常有意义的。课堂内外,家校协作中,积极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让互联网成为他们前行的利器,师生合作,亲子互助,当孩子们在被一些小游戏、动画吸引的同时,更要让孩子们深知互联网的学习资料之渊博,魅力之无穷,视野之开阔,掌握课堂外的知识会更让人刮目相看,丰富自身,从而针对各种年龄层的孩子都可以实现自己的学习需求。
当然互联网也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虽然并不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所在,但教师也有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网络,教师和家长可以适时地进行正面的教育引导,重点是双方要携手配合引领孩子让互联网助力孩子的成长,如:当孩子们在搜资料,找素材,在课堂上积极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后,发现不但可以在同学们面前树立更好的形象,收获到同学们赞许的目光,也能体会到自我学习,自我研究带来的巨大成就感及满足感,开心愉悦溢于言表,从而更加坚定了互联网助力其成长的真谛,也更加认定老师家长对自己的积极正确引领,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飙升,这也是家校联动,积极利用互联网的魅力所在。然而,小孩子的自制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要注意的是:控制孩子在电脑前的时间,并监督孩子上网的内容,也是需要家校合作,及时交流与沟通。让他们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成自然,这样就能把学习当成自己乐于和愿意去做的事。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