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摘要:小学美术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掌握基本的艺术审美水平有一定的帮助。而在小学阶段教学目标中,也提出美术课程应是学生必修的科目,是在实行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主导部分。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美术这门课程有正确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片面化的讲解美术知识或将美术课完全变为绘画课,从而使学生不能真正感悟到艺术,不能充分发挥美术课堂的价值。因此,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欣赏式教学,带领学生认识美术,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本文针对目前小学美术课程的现状,采用欣赏教学的方式相结合展开如下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美术课是一门人文类、艺术类性质的课程,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都有积极促进的作用。而美术欣赏教学则是引导学生,站在艺术的角度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也可以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用艺术的角度看待生活,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有初步的认识,树立基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目的是让他们更了解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并且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中。然而目前的美术教学内容大多都是以绘画课、手工课为主,忽视了对美术课程内容及艺术的熏陶,使美术课程在小学阶段没有发挥真正的价值。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中的规定,以审美教学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在课程中使学生能形象具体的感知美术课程的魅力,同时,升华出各种艺术审美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美术课程通过结合欣赏教学的形式开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鉴赏能力及欣赏习惯。由于美术能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的要求很高,因此教师对于课程的开展应是氛围轻松的,而不是看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被动输入枯燥的知识,束缚了学生的审美思维能力,从而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学习效率也会慢慢降低。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与欣赏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美术技能,通过欣赏内容增强学生的艺术水平,从而使美术课的开展变得更有价值。
例如,在讲“如何画人物画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先动手画出想要创作的画像,并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喜欢的色彩,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人物画像,让学生学习画人物的方法,与用色的技巧,使画作变得更加灵动。这样在进行讲解时,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没那么枯燥,也让学生更容易要明白所讲的知识。通过让学生自由创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因此,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兴趣爱好,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欣赏教学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将欣赏内容当成游戏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创造,通过绘画或交流讨论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艺术潜力,使学生对美术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一画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画中女人的微笑蕴藏着什么含义,是看到心爱的人露出的微笑,还是看到孩子欢乐玩耍的微笑。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好奇心,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让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而学生在发表见解的过程中,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也让学生感受到画家在创作时的内心感受,从而进一步的让学生了解作品,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也培养了学生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三、使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欣赏教学不仅仅是通过用眼睛看、嘴巴说完成的纸上谈兵的方式。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多观察身边的事物,站在艺术的角度欣赏,放飞想象,从而启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大自然及事物的思想感情对作品有更好的审判。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将美术带入到生活中也是让他们能够好接触美术、认识美术的基本途径,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欣赏方法,从而使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变得更加融洽。
例如,在欣赏《美丽的风筝》这一画作时,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欣赏作品,并了解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可以带领学生以制作风筝,并带领学生到户外放风筝的,在手工制作风筝的过程中,能让学生通过在风筝上绘画制作出各种颜色艳丽、花纹丰富的风筝,同时通过放风筝这一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放风筝的技巧,还丰富了放风筝的经验,由此能对画作产生更多的联想与感受,从而对作品有更全面的欣赏。另外还可以欣赏在生活中学生熟悉且常见的事物,如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五光十色的万花筒灯以及高低不一的建筑物等都是可以在欣赏教学中作为欣赏内容的范本。
结语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不断开展与实践中,教师应始终明确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来提高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造力。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的方法,使欣赏教学在美术课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从而辅助美术课堂更好地开展,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美术课是一门人文类、艺术类性质的课程,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都有积极促进的作用。而美术欣赏教学则是引导学生,站在艺术的角度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也可以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用艺术的角度看待生活,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有初步的认识,树立基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目的是让他们更了解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并且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中。然而目前的美术教学内容大多都是以绘画课、手工课为主,忽视了对美术课程内容及艺术的熏陶,使美术课程在小学阶段没有发挥真正的价值。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中的规定,以审美教学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在课程中使学生能形象具体的感知美术课程的魅力,同时,升华出各种艺术审美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美术课程通过结合欣赏教学的形式开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鉴赏能力及欣赏习惯。由于美术能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的要求很高,因此教师对于课程的开展应是氛围轻松的,而不是看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被动输入枯燥的知识,束缚了学生的审美思维能力,从而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学习效率也会慢慢降低。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与欣赏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美术技能,通过欣赏内容增强学生的艺术水平,从而使美术课的开展变得更有价值。
例如,在讲“如何画人物画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先动手画出想要创作的画像,并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喜欢的色彩,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人物画像,让学生学习画人物的方法,与用色的技巧,使画作变得更加灵动。这样在进行讲解时,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没那么枯燥,也让学生更容易要明白所讲的知识。通过让学生自由创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因此,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兴趣爱好,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欣赏教学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将欣赏内容当成游戏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创造,通过绘画或交流讨论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艺术潜力,使学生对美术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一画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画中女人的微笑蕴藏着什么含义,是看到心爱的人露出的微笑,还是看到孩子欢乐玩耍的微笑。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好奇心,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让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而学生在发表见解的过程中,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也让学生感受到画家在创作时的内心感受,从而进一步的让学生了解作品,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也培养了学生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三、使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欣赏教学不仅仅是通过用眼睛看、嘴巴说完成的纸上谈兵的方式。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多观察身边的事物,站在艺术的角度欣赏,放飞想象,从而启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大自然及事物的思想感情对作品有更好的审判。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将美术带入到生活中也是让他们能够好接触美术、认识美术的基本途径,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欣赏方法,从而使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变得更加融洽。
例如,在欣赏《美丽的风筝》这一画作时,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欣赏作品,并了解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可以带领学生以制作风筝,并带领学生到户外放风筝的,在手工制作风筝的过程中,能让学生通过在风筝上绘画制作出各种颜色艳丽、花纹丰富的风筝,同时通过放风筝这一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放风筝的技巧,还丰富了放风筝的经验,由此能对画作产生更多的联想与感受,从而对作品有更全面的欣赏。另外还可以欣赏在生活中学生熟悉且常见的事物,如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五光十色的万花筒灯以及高低不一的建筑物等都是可以在欣赏教学中作为欣赏内容的范本。
结语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不断开展与实践中,教师应始终明确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来提高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造力。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的方法,使欣赏教学在美术课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从而辅助美术课堂更好地开展,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