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化,社会各界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刚刚接受正式教育的小学生,在步入启蒙转折阶段更需要得到重视。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力、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受到有效的体育教学,因此体育教学也被众多教育学者普遍关注。尤其是现阶段各项心理学研究数据都显示,意志力是学生后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它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也能让学生端正态度,以积极向上的状态面对人生各种不同的挑战。本文就如何有效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研究,提出具体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意志品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A
 一、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1.对学生进行祖国荣誉感的教育
  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对祖国要有崇高至上的荣誉感,需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们应该以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各体育项目的关键人物所取得的优异成绩[1]。同时,要告诉学生这些优秀的运动健将们为此所付出的努力,让他们意识到成功往往取决于非同寻常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合理的方法,比如经常给学生播放运动员夺冠比赛精彩片段以及夺冠后升国旗的片段,让学生们看到中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样子,激发学生内心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2.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小学生不仅对祖国要有崇高的荣誉感,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维护集体荣誉感。尤其是21世纪以来,普遍都是独生子女,难免都会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要让学生意识到集体团结的重要性。在体育课上,老师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类竞赛游戏,将他们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们会互相加油鼓励,为了赢得荣誉而战,无形中可以增强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维护集体利益,老师也要赞扬学生们的行为,让他们加深自我肯定,以及对集体的认知。
3.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教育 
  刚刚踏入小学的学生,由于年龄都在7岁左右,对体育课程的意识程度不高,特别是在学习一些有难度的运动技能时,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忍耐力都比较薄弱,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另外学生们经常误以为学校的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跑跑步、做做操等,普遍重视智育,轻视体育。因此在对待学生面对体育课程的时候要矫正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目的,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们感受到体育锻炼的益处,从而帮助他们通过学习体育技能培养意志和品质。
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培养学生们坚强的意志品质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像跳高、跳远、耐力跑等。虽然这些活动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却恰恰是最有效提高学生的意志力,推动学生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2]。学生在面对有难度的、具有一定难度或危险的学习内容时,往往都会条件反射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引发自身的心理恐惧,然而越是害怕越是容易导致技术动作变形或不标准,发生动作失误或无法完成的情况。
如果在体育课堂上出现了这种情况,老师们必须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首先,可以在动作要领上一一给学生们作出标准的示范,并且详细分解每个动作;其次,邀请班级中运动能力强且胆量较大的学生进行练习动作展示,给予其他学生一定的心理建设;第三,可以降低动作难度或将动作分解进行练习,让学生一步步慢慢建立自信;最后,要充分鼓励学生,树立他们的信心,陪伴并保护他们完成每一个动作,逐渐消除内心的恐惧感,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和耐力。比如老师在教授“山羊分腿腾越”时,教师可以将完整动作设计分解为“助跑踏跳”“支撑分腿”“腾跃”和“落地”四个部分,让学生慢慢接受并掌握动作技能。同时在练习过程中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的动作要领,增加学生心理的安全感,减少对“山羊分腿腾越”的恐惧感。在“助跑踏跳”“支撑分腿”这两个练习中可以将学生分组,自主学习探讨“如何能使同伴信任自己的保护能力和怎样信任同伴的保护能力”这两个问题,在增加学生练习兴趣的同时,相互克服心理恐惧,增强集体凝聚力,相互树立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三、加强学生意志力的自我培养 
  老师们在加强对学生教育的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在分解动作时,要重视保护,而不是过分“帮助”,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那么如何更好地加强学生对意志品质的自我培养呢?
1.自我要求
   要引导学生时刻对自己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不能轻易降低要求和难度。老师们可以用优秀运动员带伤坚持比赛训练,为国争光的事例,间接鼓舞学生奋发向上,时刻警惕不松懈。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要不断教导学生要坚持拼搏,不能轻易放弃[3]。
2.自我暗示 
  老师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这对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遇到小学考核项目50米*8无法坚持完成时,学生要学会自我暗示:“我能做到,还有一个来回就能到终点,其他同学能做到的我也一定可以”。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充分鼓励学生的士气,激发他们的斗志,肯定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结语
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而体育教学相比其他教学则更加形象和直接,途径也更加丰富。因此老师们要重视体育教学的内容,要从过去单纯的体育课进行转变,针对学生的现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帮助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日后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