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高校学生大部分以完成基本的学分为目的,缺少与教师的主动交往,有问题不敢直接对老师提出来,对自己没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要求。这些学生刚从教师管束的高中解放出来,一下子接受并喜欢上大学里宽松自由的生活,一切凭自己,做事从不与任何人商量,视教师的指导为多余。学习时间的安排也过于随意化,该学习什么不该学习什么全由兴趣决定。另外还有好多不同的心理状况,针对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本文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达到使其健康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心理状况  健康发展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学生经历过紧张忙碌的高中阶段,升到大学后会有放松和痛快玩一场的想法,有的学生觉得长大了不应该受到管束,对于老师的要求他们一般会置若罔闻。不同学生他们的心理状况也各有不同,本文就对此进行一下探讨和初步研究。
 
一、高校学生心理状况表现
1.按对待学习状况划分

(1)有明确奋斗目标,以考研和深造为目的
一部分学生入学后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以考研和深造为目的,他们平时抓紧每分每秒,保证每节课都认真对待,从不旷课,扎扎实实打下基础为目标做准备,虽然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到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即使上网课,他们照样认真上课和学习。在他们看来,大学生活很短暂,除了上课外大部分时间他们会一直想待在自习室或图书馆,而不是像一些同学那样一直在宿舍虚度光阴。
(2)自身缺少自律,目标不是很明确
有大部分学生一般每天也会按时上课,但效率不会很高,上课自律能力比较差,会时不时地玩玩手机,有的会被手机吸引住,导致离开手机无所待从,在他们眼中,大学生活就应该是吃喝玩乐。他们偶尔也去图书馆,只是不能持久,对前途比较渺茫,对一件事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
 
(3)把进入到大学当成进入安乐窝
这些把进入大学当作进入保险箱和安乐窝的学生基本上会经常出现旷课现象,更不用说上课认真听讲了,老师留的作业更会拖拉甚至不做,他们认为的大学生活也就那样了,有的会出现堕落的状态,不参加集体活动,认为和自己没关系,沉迷于游戏中,可能由于现在对大学生的管控不像高中,不让出校门,不让带手机,现在的网络很发达,有很多销售平台,推销软件,都是专门为了蛊惑大学生的,因为大学生还没有完全步入社会,没足够的社会经验来抵御这些形形色色的诱惑,有的学生会网上赌博,浏览不良网站,他们不会被特别严重的记处分,也不会被劝退,偶尔被抓到就安分几天,但不会太久。
 
2.现代形势下的学生心理状况
(1)由于学业较重,部分高校学生会产生不良情绪,并且会受其困扰
大学生涯面临着繁重的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大学生还面临着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证书以及专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沉重的学习负担导致大学生的情绪低落。当学生未能通过考试时,就会产生各种情绪问题,如:失落、自卑、焦虑等,这种心理问题若长期不能得到疏导,会导致大学生出现抑郁的心理状态。
 (2)交际能力很弱,本班学生一般以宿舍为一个单位,不懂得跟宿舍之外的人员交流
大多的学生在家里受到父母和长辈的溺爱,步入大学校园之后在交际过程中仍然以自我为中心,遇到事情难以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同时部分大学生性格内向,在交际过程中不善于表达,长此以往下去会产生孤独心理。这些问题会导致高校学生陷入交际困境。
3.学生对前途较迷茫 
部分高校学生以为毕业就是失业,这种想法影响到高校学生对以后就业的悲观情绪。部分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满怀期望,可是在实习过程中会发现现实和理想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致使他们产生失落情绪;部分学生对自身的优势认识不到位,导致对择业及就业出现迷茫的心理状态。
 
  二、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所应采取的对策及办法
 
 1.向广大高校学生推广科学健康常识
 
  针对当前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的不良情绪问题、交往交际能力较弱以及择业就业问题等等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应当及时为大学生普及和推广心理健康相关的科学常识。心理教育的主要目标为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的养成离不开对科学健康知识的学习,因此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普及对改善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作用。在普及过程中,可根据各个不同时期,适当对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与人交往、心理和生命健康等为主要内容的班会活动,由此来引导学生们用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提高他们处于不良心理状态下排解情绪的能力。同时在高校的教育体系当中,把心理教育归为必修课当中,结合专业教育促使心理健康知识广泛存在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当中,引导学生及时转变极端思想以及消极情绪,促使学生们心理健康发展。
 
 2.建立较完备的教育教学体制
 
建立层级分明的教育实施主体,形成集高校领导、辅导员、指导教师、班委等心理教育工作队伍,针对大学生们存有的心理问题开展对教育人员的培训工作。可以鼓励教师考取心理教育领域资格证书,提高教师队伍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水平,提高教育效果。落实对班委的教育,促使他们随时发现学生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帮助,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3.改变较单一的教育方式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培养必须重视全面发展,以便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水平。相应的对于高校教师,必须完全了解和认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同时,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质极为重要的心理前提。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进心理健康教育,改变单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
总之,高校只有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在教育过程不断完善内部教育体系,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科学合理教育,才能及时解决高校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效果。
  没有PDF文件供下载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